暗管排水对滴灌农田水盐分布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6 01:58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依赖合理的农业节水技术和管理理念对耕地进行改造,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但绿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逐渐产生重灌轻排的思想。本质上盐分并未脱离土壤,耕地存在次生盐渍化风险,农田排水技术任重道远。实践证明,长期应用暗管排水技术在盐碱地改良、促进农业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滴灌条件下暗管排水对土壤水盐分布和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推求基于土壤脱盐效果的暗管最优布设参数,并结合滴灌淋洗期间暗管排水,建立土壤盐分淋洗曲线,寻求暗管最佳布置模式下作物的生长状况。方法:通过田间暗管排水试验,采用滴灌淋洗的方式,设计暗管埋深:0.6 m、1.0 m、1.4 m;管径:90 mm、50 mm;间距:10 m、15 m、20 m、25 m,共3种暗管布设参数,以未铺管区、明沟排水作为对照处理。监测暗管排水改良下土壤盐分分布规律以及脱盐效果;监测滴灌过程中的排水量、排盐量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结果:1.不同暗管埋深处理下,0~100 cm土层土壤剖面含水率大小呈现CK<1.4 m<1.0 m<0.6 m的趋势。暗管在90 mm管径、0.6...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水(矿化度在 0.8 g/L),为防止地表径流形成漫灌,滴灌模式采进行,当最后一座集水井开始蓄水时,灌溉停止,并根据滴头程推算灌水定额。第一次灌水从 2016 年 6 月 8 日开始,共持续水阶段,持续灌水量为 1 150 mm,47~108 h 为排水阶段(水盐重暗管首次排水时间);第二次灌水从 2016 年 9 月 9 日开始,共 h,试验区持续灌水量为 1 227 mm,暗管排水时长为 68 h,第 间;第三次灌水从 2017 年 4 月 8 日开始,灌水量为 1 000 mm滴灌淋洗均未灌水。育期内灌水试验6 月初铺设滴灌带并播种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采用 一膜供试油葵品种为 KF366,其中地膜宽度 1.4 m,株距 10 cm,,6 月 15 日出苗,油葵受盐胁迫长势较差,于 9 月 5 日犁地育 4 月初,在改良一年后的农田铺设滴灌带并播种棉花:采用新疆最棉花播种模式[22],品种为 13 号 新陆早[20-21];地膜宽度 2.2 m葵、棉花种植模式示意图见图 2-2。
图 3-6 暗管不同间距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图Fig. 3-6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profile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buried depth of pipe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随土壤水流动发生定向迁移。图3-7为暗管不同间距土壤盐分剖面分布图,可以反映2次灌水土壤盐分具体水平、垂直方向迁移特征及过程:第1次灌水前,土壤长期处于积盐状态,表层含盐量较高,均大于20 g/kg,达到盐土水平,在0~40cm土层盐分相对集中,含盐量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首次灌水后,不同间距小区浅层土壤含盐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在滴灌水动力驱动下,浅层盐分向下层迁移,0~60cm土层盐分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各间距小区从吸水管上方至不同水平距离处田间各点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明显不同,以第2次滴灌淋洗后土壤盐分变化为例,25 m间距小区距吸水管0、5、10、12.5 m处土壤盐分变化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滴灌条件下排水暗管埋深及管径对土壤盐分的影响[J]. 衡通,王振华,李文昊,张金珠,杨彬林. 土壤学报. 2018(01)
[2]基于电磁感应研究新疆土壤盐分三维空间变异对季节的响应[J]. 吴亚坤,刘广明,苏里坦,杨劲松.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4)
[3]滴灌条件下暗管滤层结构对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J]. 秦文豹,李明思,李玉芳,刘洪光.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7)
[4]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J]. 田长彦,买文选,赵振勇. 生态学报. 2016(22)
[5]明沟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比较分析[J]. 陈鑫.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3)
[6]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J]. 李文昊,王振华,郑旭荣,张金珠.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0)
[7]提高小麦单产的田间排水暗管规格模拟[J]. 薛静,任理.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5)
[8]平原漏斗区明沟-暗管-竖井含水层补给效果的模拟研究[J]. 徐巧艺,李法金,黄强,王维平.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3)
[9]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暗管排盐的数值模拟与分析Ⅱ:模型应用[J]. 李显溦,左强,石建初,BENGAL Alon,王数. 水利学报. 2016(05)
[10]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洁萍,刘国勇,朱美玲. 节水灌溉. 2016(01)
硕士论文
[1]滴灌农田暗管排水效果及关键参数研究[D]. 秦文豹.石河子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38814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水(矿化度在 0.8 g/L),为防止地表径流形成漫灌,滴灌模式采进行,当最后一座集水井开始蓄水时,灌溉停止,并根据滴头程推算灌水定额。第一次灌水从 2016 年 6 月 8 日开始,共持续水阶段,持续灌水量为 1 150 mm,47~108 h 为排水阶段(水盐重暗管首次排水时间);第二次灌水从 2016 年 9 月 9 日开始,共 h,试验区持续灌水量为 1 227 mm,暗管排水时长为 68 h,第 间;第三次灌水从 2017 年 4 月 8 日开始,灌水量为 1 000 mm滴灌淋洗均未灌水。育期内灌水试验6 月初铺设滴灌带并播种油葵(Helianthus annuus Linn),采用 一膜供试油葵品种为 KF366,其中地膜宽度 1.4 m,株距 10 cm,,6 月 15 日出苗,油葵受盐胁迫长势较差,于 9 月 5 日犁地育 4 月初,在改良一年后的农田铺设滴灌带并播种棉花:采用新疆最棉花播种模式[22],品种为 13 号 新陆早[20-21];地膜宽度 2.2 m葵、棉花种植模式示意图见图 2-2。
图 3-6 暗管不同间距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图Fig. 3-6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profile distribution under different buried depth of pipe滴灌条件下土壤盐分随土壤水流动发生定向迁移。图3-7为暗管不同间距土壤盐分剖面分布图,可以反映2次灌水土壤盐分具体水平、垂直方向迁移特征及过程:第1次灌水前,土壤长期处于积盐状态,表层含盐量较高,均大于20 g/kg,达到盐土水平,在0~40cm土层盐分相对集中,含盐量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首次灌水后,不同间距小区浅层土壤含盐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在滴灌水动力驱动下,浅层盐分向下层迁移,0~60cm土层盐分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各间距小区从吸水管上方至不同水平距离处田间各点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明显不同,以第2次滴灌淋洗后土壤盐分变化为例,25 m间距小区距吸水管0、5、10、12.5 m处土壤盐分变化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滴灌条件下排水暗管埋深及管径对土壤盐分的影响[J]. 衡通,王振华,李文昊,张金珠,杨彬林. 土壤学报. 2018(01)
[2]基于电磁感应研究新疆土壤盐分三维空间变异对季节的响应[J]. 吴亚坤,刘广明,苏里坦,杨劲松.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4)
[3]滴灌条件下暗管滤层结构对排水、排盐效果的影响[J]. 秦文豹,李明思,李玉芳,刘洪光. 灌溉排水学报. 2017(07)
[4]新疆干旱区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究[J]. 田长彦,买文选,赵振勇. 生态学报. 2016(22)
[5]明沟与暗管排盐改良盐碱地技术模式比较分析[J]. 陈鑫. 中国农业信息. 2016(13)
[6]长期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J]. 李文昊,王振华,郑旭荣,张金珠.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0)
[7]提高小麦单产的田间排水暗管规格模拟[J]. 薛静,任理.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5)
[8]平原漏斗区明沟-暗管-竖井含水层补给效果的模拟研究[J]. 徐巧艺,李法金,黄强,王维平. 灌溉排水学报. 2016(03)
[9]新疆膜下滴灌棉田暗管排盐的数值模拟与分析Ⅱ:模型应用[J]. 李显溦,左强,石建初,BENGAL Alon,王数. 水利学报. 2016(05)
[10]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王洁萍,刘国勇,朱美玲. 节水灌溉. 2016(01)
硕士论文
[1]滴灌农田暗管排水效果及关键参数研究[D]. 秦文豹.石河子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38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3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