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6:02
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在2012年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3%。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化可持续建设和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若忽视生产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资源流失,经济无法持续发展,所以水土保持工作在当前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本论文参考国内、外城镇化过程中的水土保持研究现状,结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吸取经验,并通过具体的不同类型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和监测预防,以期能够帮助改善人民生活、生产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健康发展,并为日后全省城镇化发展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浙江省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施工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01万km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6300万t。2)城镇化过程中的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已经严重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生产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施工前建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框架图
图 3-1 浙江省人为因素水土流失过程框架图Fig. 3-1 Procedure of soil eros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剥蚀土壤表层,降低土壤肥力,在浙江省显得尤为突出,因为:第一,浙江省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土地少于 0.23hm2,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 1/3。第二,耕地资源稀缺,人均占有耕地仅为 0.035hm2,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053hm2的警戒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目前浙江省人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0.02hm2,且将继续下降。第三,建设用地紧张,全省建设用地年总需求量超过 1.33 万 hm2,建设用地的保证程度已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浙江省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 6300 万 t,相当于 2.25 万 hm2耕地 20cm 厚的耕作层土壤总量,损失的 N、P、K、有机质等养分在 162.5 万 t 以上。水土流失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约 2400t/(km2·a),年侵蚀深度 2mm,土壤绝对侵蚀量虽然比黄土高原低,但可供侵蚀的土层薄(包括风化层),一般低山、高丘花岗岩土壤的土层为 30cm~100cm,变质岩区土层更薄,一般只有 30cm~50cm。因此说“流失量”大。浙江省目前有 40 万 hm2的耕
图4-1 城镇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维度Fig. 4-1 The health dimension frame of urb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system4.2.2.1 滨水生态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河道建设或者整治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当一个城市的河道臭气熏天,那么生存环境必然不好。城市滨水生态区应具备宽而浓密的河流廊道、净化水体环境、保证良好的水质,呈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观。城市滨水生态区建设应以防洪排涝为主,兼顾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首先,采用生态河岸设计,根据当地气候,以选择当地植被、树种为佳,考虑到植被绿化的水土保持功能,用植物固堤,树根滤污,净化水质,保持水土资源,同时通过植物达到“以绿代水”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河流景观劣质现象。4.2.2.2 交通道路城市发展以及经济飞速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议与思辨:城镇化进程中水土保持问题[J]. 李海军. 商. 2013(17)
[2]浅析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建设的关系[J]. 何瑞宏,张胜谦. 陕西水利. 2011(05)
[3]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 朴楚燮. 东北水利水电. 2011(06)
[4]城市中的水土流失及预防措施[J]. 李清贵.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01)
[5]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西部城市化的启示[J]. 张秀凤. 经济纵横. 2009(02)
[6]从日韩考察看水土生态保持的普遍意义[J].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08(08)
[7]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问题及对策浅析[J]. 李世锋,徐关玉,朱春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07(02)
[8]浅析浙江省水土流失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 林洪,朱春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06(06)
[9]关于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的刍议[J]. 祁生林,杨进怀,张洪江,鲁绍伟,汪丹,吴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3)
[10]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王锐亮,何丙辉,罗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01)
本文编号:2989344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框架图
图 3-1 浙江省人为因素水土流失过程框架图Fig. 3-1 Procedure of soil erosion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剥蚀土壤表层,降低土壤肥力,在浙江省显得尤为突出,因为:第一,浙江省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土地少于 0.23hm2,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 1/3。第二,耕地资源稀缺,人均占有耕地仅为 0.035hm2,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 0.053hm2的警戒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紧缺。目前浙江省人均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0.02hm2,且将继续下降。第三,建设用地紧张,全省建设用地年总需求量超过 1.33 万 hm2,建设用地的保证程度已成为制约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突出。浙江省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 6300 万 t,相当于 2.25 万 hm2耕地 20cm 厚的耕作层土壤总量,损失的 N、P、K、有机质等养分在 162.5 万 t 以上。水土流失区的土壤侵蚀模数约 2400t/(km2·a),年侵蚀深度 2mm,土壤绝对侵蚀量虽然比黄土高原低,但可供侵蚀的土层薄(包括风化层),一般低山、高丘花岗岩土壤的土层为 30cm~100cm,变质岩区土层更薄,一般只有 30cm~50cm。因此说“流失量”大。浙江省目前有 40 万 hm2的耕
图4-1 城镇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健康维度Fig. 4-1 The health dimension frame of urb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system4.2.2.1 滨水生态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河道建设或者整治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当一个城市的河道臭气熏天,那么生存环境必然不好。城市滨水生态区应具备宽而浓密的河流廊道、净化水体环境、保证良好的水质,呈现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观。城市滨水生态区建设应以防洪排涝为主,兼顾改善水环境等综合利用。首先,采用生态河岸设计,根据当地气候,以选择当地植被、树种为佳,考虑到植被绿化的水土保持功能,用植物固堤,树根滤污,净化水质,保持水土资源,同时通过植物达到“以绿代水”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河流景观劣质现象。4.2.2.2 交通道路城市发展以及经济飞速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议与思辨:城镇化进程中水土保持问题[J]. 李海军. 商. 2013(17)
[2]浅析城市建设与水土保持建设的关系[J]. 何瑞宏,张胜谦. 陕西水利. 2011(05)
[3]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 朴楚燮. 东北水利水电. 2011(06)
[4]城市中的水土流失及预防措施[J]. 李清贵.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01)
[5]国外城市化实践对我国西部城市化的启示[J]. 张秀凤. 经济纵横. 2009(02)
[6]从日韩考察看水土生态保持的普遍意义[J]. 孙发政. 中国水土保持. 2008(08)
[7]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问题及对策浅析[J]. 李世锋,徐关玉,朱春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07(02)
[8]浅析浙江省水土流失与社会经济的关系[J]. 林洪,朱春波. 浙江水利科技. 2006(06)
[9]关于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的刍议[J]. 祁生林,杨进怀,张洪江,鲁绍伟,汪丹,吴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3)
[10]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王锐亮,何丙辉,罗雷.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01)
本文编号:2989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8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