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土壤湿度反演中尺度流域水储量季节性变化
发布时间:2021-01-22 06:54
基于GRACE卫星数据反演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能力在众多大尺度流域(>15 000 km2)中得到验证,但该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难以应用于中尺度流域。本研究基于分辨率更高的遥感土壤湿度,通过引入转换系数Kpm,对2010年到2015年汛期、非汛期前后的中尺度流域水储量变化(dSm/dt)进行估算,并通过水量平衡方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土壤湿度得到的dSm/dt与P-Q-E在各个中尺度流域上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呈显著相关,土壤湿度能捕捉流域季节性水储量变化;相关系数和均方根偏差在南部区域偏大,说明该方法虽然在湿润区捕捉变化的能力更强,但对量级的把握能力较弱,在北部偏干区域则表现呈相反趋势。该方法为陆地水储量计算提供新途径,计算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起指导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流域示意图
选取吴家渡流域为验证区域,做水量平衡计算,图2为P-Q-ET和dSg/dt随时间变化图,2010到2015年间水储量的季节性变化范围在-200~150 mm之间,变化幅度较大,通常汛期表现为蓄水趋势,非汛期则相反。两者均在0附近波动且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特别是在2011年汛期以前,水储量变化P-Q-ET与dSg/dt高度吻合。但部分季节存在表现不佳的情况,如2011年非汛期的P-Q-ET与dSg/dt数值差距较大、2012年非汛期的变化趋势相反等,这很大原因在于采用简单线性内插的方式来补充缺失的GRACE数据,造成了较大误差。P-Q-ET与dSg/dt的线性相关性为0.870(α=0.01)[图2(b)],RMSD为47.3 mm,两者高度相关。以上分析可看出P-Q-ET和dSg/dt能使水量平衡方程成立,P、Q以及ET数据集具有一定精度,可用于后续中尺度流域水量平衡分析。图3 P-Q-ET和dSg/dt相关关系图
P-Q-ET和dSg/dt相关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LEAM模型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J]. 杨秀芹,王国杰,叶金印,李雅琴.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2992785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流域示意图
选取吴家渡流域为验证区域,做水量平衡计算,图2为P-Q-ET和dSg/dt随时间变化图,2010到2015年间水储量的季节性变化范围在-200~150 mm之间,变化幅度较大,通常汛期表现为蓄水趋势,非汛期则相反。两者均在0附近波动且具有比较一致的变化,特别是在2011年汛期以前,水储量变化P-Q-ET与dSg/dt高度吻合。但部分季节存在表现不佳的情况,如2011年非汛期的P-Q-ET与dSg/dt数值差距较大、2012年非汛期的变化趋势相反等,这很大原因在于采用简单线性内插的方式来补充缺失的GRACE数据,造成了较大误差。P-Q-ET与dSg/dt的线性相关性为0.870(α=0.01)[图2(b)],RMSD为47.3 mm,两者高度相关。以上分析可看出P-Q-ET和dSg/dt能使水量平衡方程成立,P、Q以及ET数据集具有一定精度,可用于后续中尺度流域水量平衡分析。图3 P-Q-ET和dSg/dt相关关系图
P-Q-ET和dSg/dt相关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LEAM模型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J]. 杨秀芹,王国杰,叶金印,李雅琴.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2992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92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