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集聚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2 07:56
  从耕地质量的综合性、生产性、生态性出发,界定了耕地质量包括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3个层次的内涵,建立了耕地质量评价的综合模型。通过土壤样品采集与外业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应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并研究耕地质量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研究区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综合质量分别平均为2.6级、2.4级、2.3级、3.3级,较好地反映了区域自然条件水平、生产能力水平、作物质量水平;评价结果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绿色质量高等级地主要集聚于西部地区,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综合质量高等级耕地主要集聚于东南部地区,各层次的耕地质量可为区域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保障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集聚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研究区位置及样点分布

东海,单元,空间,象限


Moran散点图4个象限反映观测单元的空间相关性,可定量分析高值聚集区的观测单元和低值聚集区的观测单元。H-H(High-High空间关联区)和L-L(Low-Low空间关联区)象限的空间单元观测值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单元具有均质性;H-L(High-Low空间关联区)和L-H(Low-High空间关联区)象限的空间单元观测值存在较强的空间负相关,单元具有异质性。由图3可知,耕地自然质量、生产质量、绿色质量、综合质量位于H-H高值聚集区的单元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8.73%、27.09%、30.84%、21.90%,这是东海县高质量耕地的数量分布情况;位于L-L低值聚集区的单元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2.97%、21.90%、21.04%、25.36%,这是东海县低质量耕地的数量分布情况。图 3 Moran散点图

散点图,散点图,东海,格局


Moran散点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省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J]. 廖启林,刘聪,许艳,金洋,吴昀昭,华明,朱伯万,翁志华.  中国地质. 2011(05)
[2]BIO-NORM与EO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 张广星,于东升,张忠启,王兴祥,史学正.  地理科学. 2011(08)
[3]BIO-NORM与NORM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对比研究[J]. 于东升,张广星,张忠启,王兴祥,史学正,杨浩.  土壤学报. 2011(02)
[4]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J]. 路婕,李玲,吴克宁,赵华甫,黄勤.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2)
[5]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J]. 陈朝,吕昌河.  自然资源学报. 2010(12)
[6]北京山区耕地质量变化及未来趋势模拟[J]. 姜广辉,赵婷婷,段增强,张凤荣,霍荟阁,谭雪晶.  农业工程学报. 2010(10)
[7]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滨海盐土土壤肥力评价[J]. 吕贞龙,王小兵,仲晓春,刘芳,许莉莉,庄恒扬.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09)
[8]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苏太仓市为例[J]. 钟晓兰,周生路,赵其国.  地理科学. 2007(03)
[9]基于GIS和模糊物元贴近度聚类分析模型的耕地质量评价[J]. 聂艳,周勇,于婧,梁本望,罗代平.  土壤学报. 2005(04)
[10]Land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The Next Challenge for Soil Science[J]. H. ESWARAN and J. KIMBLE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 Service, PO Box 2890, Washington DC 20013 (USA).  Pedosphere. 2003(01)

博士论文
[1]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 高丽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2]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D]. 郧文聚.中国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2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92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