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苏打盐化草甸土的洗盐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24 14:05
  为明确改良剂在苏打盐化草甸土不同深度土层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淋溶土柱的试验方法,设置S0、S1、S2、S3、S4和S5(每个土柱横截面积0.0113 m2)分别施用改良剂0.00、0.01、0.05、0.10、0.50 g和1.00 g,折合成公顷用量分别为0.0、8.9、44.3、88.5、442.5 kg·hm-2和885.1 kg·hm-2)6个处理,分析淹水条件下不同改良剂用量对苏打盐化草甸土的洗盐效应。结果表明,与未施改良剂处理(S0)相比,S3、S4和S5处理显著降低不同土层(0~30cm)土壤容重(降幅3.88%~8.87%)、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幅3.82%~9.38%)、降低土壤pH值(降幅2.36%~8.05%);S2、S3、S4和S5处理显著提高20~40 cm土壤水分入渗量,增幅55.9%~294.6%(P<0.05);施用改良剂处理交换性Na+含量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显著降低,降幅4.84%~56.5%(P<0.05),20~30 cm和30~4... 

【文章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0,38(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苏打盐化草甸土的洗盐效应


淋溶试验装置图

盐化,草甸,孔隙度,容重


如图4A所示,土壤pH随改良剂用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不同深度土层pH值S1处理与S0相比差别不大,而当改良剂增加到S2处理用量之后,土壤pH呈显著降低趋势,其中与S0处理相比,S3、S4和S5不同深度土层pH降幅分别达到2.36%~3.89%、5.47%~9.58%(P<0.05)和7.39%~10.7%(P<0.05),说明施用适宜改良剂可显著降低土壤pH。如图4B所示,施用改良剂处理0~1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S0处理,其中S2、S3、S4和S5分别增加6.94%、16.0%、18.2%和26.5%(P<0.05),10~20 cm土层S0处理土壤含水量仍为各处理最低(20.19%),当土壤深度增加到20 cm以下时,S0处理20~30 cm和30~40 cm含水量仅为10.2%和8.04%,极显著低于施用改良剂处理(S2、S3、S4和S5)(P<0.01)。综上可知,未施改良剂处理苏打盐化草甸土土壤高度分散,土壤质地粘重,使水分渗入率低,土壤含水量远低于其他处理,而施用改良剂处理(S3、S4和S5)土壤孔隙度大,水分渗入率增大,使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0~20 cm土层相差不大。图4 淹水条件下改良剂对盐化草甸土pH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效果图,苏打,盐化,草甸


表1 土壤交换性Na+含量、pH和电导率Table 1 Exchangeable sodium content, pH and electricalconductivity of studied soils 土层深度Soildepth/cm 土壤交换性Na+含量Exchangeable sodiumcontent/(g·kg-1) pH 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mS·cm-1) 0~10 1.70 9.57 0.599 10~20 1.61 9.62 0.569 20~30 1.88 9.65 0.629 30~40 1.78 9.59 0.593 40~50 1.80 9.61 0.634淋溶试验装置由土柱和马氏瓶两部分组成(图2)。试验土柱为有机玻璃材质,柱高70 cm,内径12 cm,管壁厚1 cm,管壁单侧具有4个圆形取样孔,间距10 cm,试验时用磨砂玻璃塞堵实,涂抹凡士林,防止水分流失,容器底部垫2层纱布,防止漏土,放置于直径15 cm、高5 cm的培养皿中,用于接淋出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对滨海盐碱土淋溶的影响[J]. 周文志,孙向阳,李素艳,张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3)
[2]秸秆还田对盐渍土团聚体稳定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J]. 王会,何伟,段福建,胡国庆,娄燕宏,宋付朋,诸葛玉平.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4)
[3]土壤改良剂对盐化草甸土物理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赵金星,周伟,战英策,历永杰,高洪波,何松榆,张玉先,张明聪.  作物杂志. 2018(06)
[4]表土处理对大豆田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何松榆,刘建生,张明聪,金喜军,胡国华,战英策,赵金星,张玉先.  大豆科学. 2018(02)
[5]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成因、特点及治理措施研究进展[J]. 徐子棋,许晓鸿.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2)
[6]新型改良剂对苏打碱土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 董伟,杜学军,王栋,汪顺义,冯浩杰,任雪芹,胡树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1)
[7]不同淋洗模式下干旱区盐渍土改良效果分析[J]. 罗雪园,周宏飞,柴晨好,吕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2)
[8]模拟降雨条件下氮素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对比研究[J]. 杜国强,陈秀琴,牟守国,杨德军,黄成江.  江苏农业科学. 2016(12)
[9]施用改良剂对大庆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J]. 李杰,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任翠梅,刘冰,杨丽,孙兴荣.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2)
[10]采用间歇灌溉进行土壤盐分淋洗的适用性[J]. 彭振阳,伍靖伟,黄介生.  水科学进展. 2016(01)



本文编号:2997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97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