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复合系统凋落物分解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0:00
本文以银杏复合经营系统(银杏+小麦+玉米、银杏+油菜+大豆)中的银杏叶和农作物凋落物为材料,通过野外试验,采用分解袋的方法,对在不同系统中银杏叶和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黄豆秸秆和油菜秸秆)的分解(单一分解和混合分解)、养分释放、银杏叶凋落前的养分回流、土壤动物以及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其中银杏纯林中1种处理(银杏叶),银杏+玉米+小麦系统中有5种处理(银杏叶、银杏叶+小麦秸秆、银杏叶+玉米叶、小麦秸秆、玉米叶),银杏+大豆+油菜系统中有5种处理(银杏叶、银杏叶+油菜秸秆、银杏叶+大豆叶、油菜秸秆、大豆叶),主要结论如下:(1)两种银杏复合系统中,银杏叶的分解速率均明显大于银杏纯林中银杏叶的分解速率,残留率最低的处理为银杏叶+玉米叶,最高的为小麦秸秆,除银杏叶+小麦秸秆处理外,其它混合分解处理均不同程度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2)银杏叶与不同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N、P和C养分的释放,混合分解对K养分的影响除银杏叶+小麦秸秆处理外,其它混合处理均表现出促进作用。(3)不同的银杏复合系统中,银杏凋落叶各营养元素的转移效率大体依次为:N>K>P>Mg>...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
1.1.1 凋落物的含义及研究进展
1.1.2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
1.1.3 凋落物分解及影响因素
1.1.3.1 凋落物特性
1.1.3.2 非生物因素
1.1.3.3 生物因素
1.1.3.4 人类活动
1.1.4 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规律
1.1.4.1 单一凋落物分解的养分释放
1.1.4.2 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养分释放
1.1.5 内循环与凋落物养分
1.1.6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来源与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凋落物的基质质量与分解速率
2.3.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中大量元素的释放
2.3.3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养分回流
2.3.4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收集与鉴定
2.3.5 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大量元素、pH 及无机氮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3.1.1 凋落物的分解动态
3.1.2 凋落物分解的 Olson 指数模型
3.1.3 混合凋落物分解的交互作用
3.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大量元素的释放
3.2.1 凋落物氮的释放
3.2.2 凋落物磷的释放
3.2.3 凋落物钾的释放
3.2.4 凋落物有机碳的释放及 C/N
3.2.5 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失重率的相关性分析
3.3 银杏复合系统中银杏叶落叶前的养分回流
3.3.1 银杏叶的干质量
3.3.2 银杏叶的养分浓度
3.3.3 银杏落叶前的叶片养分回流
3.4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3.4.1 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
3.4.2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
3.5 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养分及 pH
3.5.1 土壤微生物量
3.5.2 土壤养分及 pH
4 讨论
4.1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4.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大量元素的释放规律
4.3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养分回流
4.4 银杏复合系统中的土壤动物
4.5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微生物量、pH 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6 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汪贵斌,曹福亮,程鹏,陈雷,刘婧,李群. 林业科学. 2010(08)
[2]北京密云麻栎人工混交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J]. 肖洋,陈丽华,余新晓.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7)
[3]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C:N:P化学计量特征[J]. 阎恩荣,王希华,郭明,仲强,周武.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4]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J]. 王相娥,薛立,谢腾芳. 土壤通报. 2009(06)
[5]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J]. 邓仁菊,杨万勤,冯瑞芳,胡建利,秦嘉励,熊雪晶. 生态学报. 2009(10)
[6]不同林分类型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及其内吸收率[J]. 张立华,林益明,叶功富,殷亮,周海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5)
[7]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主要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动态[J]. 荣丽,李贤伟,张健,朱天辉,范川,蒲德强.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6)
[8]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组分对间伐强度的响应[J]. 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徐扬,郭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5)
[9]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J]. 刘勇,李国雷.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4)
[10]滨海沙地吊丝单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J]. 张梅,郑郁善.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2997050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
1.1.1 凋落物的含义及研究进展
1.1.2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
1.1.3 凋落物分解及影响因素
1.1.3.1 凋落物特性
1.1.3.2 非生物因素
1.1.3.3 生物因素
1.1.3.4 人类活动
1.1.4 凋落物分解养分释放规律
1.1.4.1 单一凋落物分解的养分释放
1.1.4.2 混合凋落物分解的养分释放
1.1.5 内循环与凋落物养分
1.1.6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来源与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2.3.1 凋落物的基质质量与分解速率
2.3.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中大量元素的释放
2.3.3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养分回流
2.3.4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收集与鉴定
2.3.5 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大量元素、pH 及无机氮
2.4 数据处理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3.1.1 凋落物的分解动态
3.1.2 凋落物分解的 Olson 指数模型
3.1.3 混合凋落物分解的交互作用
3.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大量元素的释放
3.2.1 凋落物氮的释放
3.2.2 凋落物磷的释放
3.2.3 凋落物钾的释放
3.2.4 凋落物有机碳的释放及 C/N
3.2.5 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其分解过程中养分失重率的相关性分析
3.3 银杏复合系统中银杏叶落叶前的养分回流
3.3.1 银杏叶的干质量
3.3.2 银杏叶的养分浓度
3.3.3 银杏落叶前的叶片养分回流
3.4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多样性
3.4.1 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
3.4.2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
3.5 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养分及 pH
3.5.1 土壤微生物量
3.5.2 土壤养分及 pH
4 讨论
4.1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4.2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大量元素的释放规律
4.3 银杏复合系统中凋落物的养分回流
4.4 银杏复合系统中的土壤动物
4.5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微生物量、pH 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6 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汪贵斌,曹福亮,程鹏,陈雷,刘婧,李群. 林业科学. 2010(08)
[2]北京密云麻栎人工混交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J]. 肖洋,陈丽华,余新晓.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07)
[3]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C:N:P化学计量特征[J]. 阎恩荣,王希华,郭明,仲强,周武. 植物生态学报. 2010(01)
[4]凋落物分解研究综述[J]. 王相娥,薛立,谢腾芳. 土壤通报. 2009(06)
[5]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J]. 邓仁菊,杨万勤,冯瑞芳,胡建利,秦嘉励,熊雪晶. 生态学报. 2009(10)
[6]不同林分类型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及其内吸收率[J]. 张立华,林益明,叶功富,殷亮,周海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5)
[7]华西雨屏区不同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主要土壤微生物功能群动态[J]. 荣丽,李贤伟,张健,朱天辉,范川,蒲德强.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6)
[8]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组分对间伐强度的响应[J]. 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徐扬,郭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5)
[9]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J]. 刘勇,李国雷.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4)
[10]滨海沙地吊丝单竹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J]. 张梅,郑郁善.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03)
本文编号:2997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997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