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18:31
随着植物营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理学、分子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兴起,人们对高等植物能够吸收利用氨基酸等有机氮养分已有共识,但对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氨基酸态氮养分特征知之甚少。本论文以水稻和小白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红壤和小粉土中氨基酸的吸附-解吸特征、土壤吸附态氨基酸的有效检测方法以及作物根际土壤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的分布特征。这有利于全面阐述土壤氮素肥力本质,明确植物有机营养的作用和意义,丰富植物营养理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氨基酸吸附-解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和小粉土对三种不同氨基酸均存在吸附效应,氨基酸溶液浓度低于100mg/L时,土壤中各吸附态氨基酸浓度无显著差异;浓度高于100mg/L时,土壤中各吸附态氨基酸量呈甘氨酸>甘谷1:1混合氨基酸>谷氨酸的变化趋势;当浓度高达700mg/L时,三种氨基酸均达吸附饱和点;红壤和小粉土的最大氨基酸吸附量顺序为甘氨酸>甘谷1:1混合氨基酸>谷氨酸;Langmuir方程能较好拟合红壤和小粉土的氨基酸吸附等温曲线;低平衡液氨基酸浓度(12mg/L)下土壤中吸附的氨基酸易被解吸,而在高浓度(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附件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有机氮的研究
1.1.1 土壤有机氮库的定义和来源
1.1.2 土壤氨基酸的定义和来源
1.1.3 土壤有机氮的浸提方法
1.1.4 土壤有机氮的含量
1.1.5 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
1.1.6 土壤有机氮的生物有效性
1.2 土壤有机氮的淋失
1.2.1 农田系统中有机氮的淋失
1.2.2 影响农田系统中有机氮淋失强度的因素
1.3 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土壤氨基酸吸附-解吸特征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土壤
2.1.2 土壤中氨基酸的吸附-解吸特征
2.1.3 化学分析
2.1.4 吸附等温线模型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土壤中氨基酸的吸附特征
2.2.2 土壤中氨基酸的解吸特征
2.3 讨论
2.4 结论
3 土壤吸附态氨基酸有效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
3.1.2 氨基酸的淋洗
3.1.3 化学分析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和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4 作物根际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试验设计
4.1.3 采样与分析
4.1.4 化学分析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根际土壤水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4.2.2 根际土壤K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4.2.3 根际土壤水解氮的分布特征
4.2.4 根际土壤酸解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4.3 讨论
4.3.1 土壤有机氮库的分布特征
4.3.2 氮效应和根际效应
4.4 结论
5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
5.1.2 试验设计
5.1.3 采样与分析
5.1.4 化学分析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土壤水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5.2.2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土壤K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5.2.3 根际水稻各生育期酸解氮的分布特征
5.2.4 根际水稻各生育期酸解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5.3 讨论
5.3.1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有机氮库的分布特征
5.3.2 氮效应和根际效应对水稻根际有机氮库分布特征的影响
5.4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 of moisture regime on the re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paddy soil[J]. Shunan Zheng 1,2,3,4,Mingkui Zhang 1,1.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Soil and Plant Nutritio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2.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Ministry of Agriculture,Tianjin 300191,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Agro-product Safety,Ministry of Agriculture,Tianjin 300191,China 4.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gro-environment and Agro-product Safety,Tianjin 300191,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3)
[2]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应金耀. 浙江农业学报. 2010(06)
[3]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贤友,吴良欢,韩科峰,李金先,应金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4)
[4]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J]. 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应金耀. 土壤通报. 2010(01)
[5]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特性的变化[J]. 赵满兴,Kalbitz Karsten,周建斌. 土壤学报. 2008(03)
[6]可溶性有机氮在评价土壤供氮能力中的作用与效果[J]. 卢红玲,李世清,金发会,邵明安.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4)
[7]稻田土壤上控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与硝态氮的淋溶损失[J]. 纪雄辉,郑圣先,聂军,戴平安,郑颖俊. 土壤通报. 2007(03)
[8]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及特性[J]. 杨绒,严德翼,周建斌,汪文霞,马勤安. 生态学报. 2007(04)
[9]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 杜建军,毋永龙,田吉林,王益权,崔英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07(02)
[10]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彭正萍,门明新,薛世川,孙旭霞,薛宝民,毕淑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D]. 葛体达.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矿质、有机氮营养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华静.浙江大学 2006
[3]高等植物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研究[D]. 莫良玉.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05473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附件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土壤有机氮的研究
1.1.1 土壤有机氮库的定义和来源
1.1.2 土壤氨基酸的定义和来源
1.1.3 土壤有机氮的浸提方法
1.1.4 土壤有机氮的含量
1.1.5 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
1.1.6 土壤有机氮的生物有效性
1.2 土壤有机氮的淋失
1.2.1 农田系统中有机氮的淋失
1.2.2 影响农田系统中有机氮淋失强度的因素
1.3 论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土壤氨基酸吸附-解吸特征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土壤
2.1.2 土壤中氨基酸的吸附-解吸特征
2.1.3 化学分析
2.1.4 吸附等温线模型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土壤中氨基酸的吸附特征
2.2.2 土壤中氨基酸的解吸特征
2.3 讨论
2.4 结论
3 土壤吸附态氨基酸有效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土壤
3.1.2 氨基酸的淋洗
3.1.3 化学分析
3.1.4 统计分析
3.2 结果和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4 作物根际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土壤
4.1.2 试验设计
4.1.3 采样与分析
4.1.4 化学分析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根际土壤水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4.2.2 根际土壤K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4.2.3 根际土壤水解氮的分布特征
4.2.4 根际土壤酸解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4.3 讨论
4.3.1 土壤有机氮库的分布特征
4.3.2 氮效应和根际效应
4.4 结论
5 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有机氮及其吸附态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土壤
5.1.2 试验设计
5.1.3 采样与分析
5.1.4 化学分析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土壤水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5.2.2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土壤K2SO4提取态氮的分布特征
5.2.3 根际水稻各生育期酸解氮的分布特征
5.2.4 根际水稻各生育期酸解氨基酸的分布特征
5.3 讨论
5.3.1 水稻各生育期根际有机氮库的分布特征
5.3.2 氮效应和根际效应对水稻根际有机氮库分布特征的影响
5.4 结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 of moisture regime on the re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in paddy soil[J]. Shunan Zheng 1,2,3,4,Mingkui Zhang 1,1.Zhejia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Subtropical Soil and Plant Nutrition,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2.Agr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Ministry of Agriculture,Tianjin 300191,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Agro-product Safety,Ministry of Agriculture,Tianjin 300191,China 4.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Agro-environment and Agro-product Safety,Tianjin 300191,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03)
[2]新型包膜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应金耀. 浙江农业学报. 2010(06)
[3]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陈贤友,吴良欢,韩科峰,李金先,应金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04)
[4]新型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探讨[J]. 陈贤友,吴良欢,李金先,应金耀. 土壤通报. 2010(01)
[5]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特性的变化[J]. 赵满兴,Kalbitz Karsten,周建斌. 土壤学报. 2008(03)
[6]可溶性有机氮在评价土壤供氮能力中的作用与效果[J]. 卢红玲,李世清,金发会,邵明安.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4)
[7]稻田土壤上控释氮肥的氮素利用率与硝态氮的淋溶损失[J]. 纪雄辉,郑圣先,聂军,戴平安,郑颖俊. 土壤通报. 2007(03)
[8]黄土区不同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及特性[J]. 杨绒,严德翼,周建斌,汪文霞,马勤安. 生态学报. 2007(04)
[9]控/缓释肥料减少氨挥发和氮淋溶的效果研究[J]. 杜建军,毋永龙,田吉林,王益权,崔英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07(02)
[10]腐植酸复合肥对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彭正萍,门明新,薛世川,孙旭霞,薛宝民,毕淑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番茄对有机氮的吸收及土壤可溶性有机氮行为特性研究[D]. 葛体达.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矿质、有机氮营养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华静.浙江大学 2006
[3]高等植物氨基酸态氮营养效应研究[D]. 莫良玉.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005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5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