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2-16 02:06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物群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调控土壤生态过程重要的生物驱动因子。探明向土壤中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刻认识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评价土壤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机制,包括生物炭原料、制备温度、施用量的差异对土壤动物群落造成的直接影响,及以生物介导(改变植物生理特性、提高微生物数量)和非生物介导(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环境条件的改变对土壤动物群落造成的间接影响。低量生物炭添加下(生物炭与土壤质量比<5%),对土壤动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活动起促进作用,若施炭量过高(>10%),则会产生毒害;土壤动物的行为活动也会影响生物炭的稳定性。未来应该加强长期田间定位、时空变异性、多学科交融和分析预测等方面的研究。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影响相关文献统计
图1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影响相关文献统计生物炭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与其制备温度有关。如,相比于350 ℃制备的生物炭,弹尾纲的繁殖率在添加550 ℃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中更低[10]。700 ℃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蚯蚓的毒性强于350 ℃生物炭[9]。生物炭制备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灰分比例越高,施加过多此类生物炭可导致土壤的含盐量过高,从而对蚯蚓产生毒害[9]。
生物炭的输入具有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由于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土壤温度、湿度、pH、土壤养分等变化,都会对土壤动物的数量、种类及分布产生显著影响。2.1.1 生物炭通过改变土壤温、湿度影响土壤动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王彩云,武春成,曹霞,贺字典,曾晓玉,姜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节水与减氮措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的影响[J]. 桂娟,陈小云,刘满强,庄喜平,孙震,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3]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 卢焱焱,王明伟,陈小云,刘满强,陈效民,成艳红,黄欠如,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4]番茄根区土壤线虫群落变化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J]. 陈威,胡学玉,张阳阳,张迪,柯跃进,余忠,谢祖彬.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6)
[5]生物炭对茶园土壤CO2和N2O排放量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胡雲飞,李荣林,杨亦扬.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6]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氯苯类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评价方法[J]. 宋洋,王芳,杨兴伦,卞永荣,谷成刚,谢祖彬,蒋新. 环境科学. 2012(01)
[7]生物质炭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袁金华,徐仁扣.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4)
[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J]. 鲍毅新,程宏毅,葛宝明,胡知渊,方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9]土壤动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尹文英. 生物学通报. 2001(08)
硕士论文
[1]施用生物质炭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D]. 牛亚茹.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 唐行灿.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5950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影响相关文献统计
图1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影响相关文献统计生物炭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与其制备温度有关。如,相比于350 ℃制备的生物炭,弹尾纲的繁殖率在添加550 ℃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中更低[10]。700 ℃条件下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炭对蚯蚓的毒性强于350 ℃生物炭[9]。生物炭制备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灰分比例越高,施加过多此类生物炭可导致土壤的含盐量过高,从而对蚯蚓产生毒害[9]。
生物炭的输入具有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作用,由于土壤动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土壤温度、湿度、pH、土壤养分等变化,都会对土壤动物的数量、种类及分布产生显著影响。2.1.1 生物炭通过改变土壤温、湿度影响土壤动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 王彩云,武春成,曹霞,贺字典,曾晓玉,姜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节水与减氮措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的影响[J]. 桂娟,陈小云,刘满强,庄喜平,孙震,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3]生物质炭与氮肥配施对红壤线虫群落的影响[J]. 卢焱焱,王明伟,陈小云,刘满强,陈效民,成艳红,黄欠如,胡锋. 应用生态学报. 2016(01)
[4]番茄根区土壤线虫群落变化对生物炭输入的响应[J]. 陈威,胡学玉,张阳阳,张迪,柯跃进,余忠,谢祖彬. 生态环境学报. 2015(06)
[5]生物炭对茶园土壤CO2和N2O排放量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胡雲飞,李荣林,杨亦扬.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7)
[6]生物质炭对土壤中氯苯类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评价方法[J]. 宋洋,王芳,杨兴伦,卞永荣,谷成刚,谢祖彬,蒋新. 环境科学. 2012(01)
[7]生物质炭的性质及其对土壤环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袁金华,徐仁扣.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4)
[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J]. 鲍毅新,程宏毅,葛宝明,胡知渊,方强.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9]土壤动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尹文英. 生物学通报. 2001(08)
硕士论文
[1]施用生物质炭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D]. 牛亚茹.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 唐行灿.山东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35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3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