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极端暴雨事件下小流域侵蚀泥沙流失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22:22
近年来,随着极端降雨事件的频发,原位土壤伴随着侵蚀大量的迁移流失,因此,建立一个基于水力学特征侵蚀泥沙流失的经验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黄土高原选择坡度相近的4种植被演替类型并以裸地为对照开展野外原位冲刷试验。在连续的冲刷条件下,首次冲刷的泥沙浓度、泥沙损失量最大,荒地泥沙总损失量最高,达到14.62 kg,而苜蓿泥沙总损失量最低,仅为0.49 kg。在所选取的5个水力因子中,仅平均流速与泥沙浓度和泥沙损失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受流速控制的砂粒的选择性运移导致了流速与侵蚀泥沙的相关性。根据水力因子和侵蚀泥沙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水动力的泥沙损失模型,所有预测值都可以与测量值吻合良好。基于水动力的泥沙损失经验模型可以作为基于物理的泥沙模型的重要参考,也可以为坡面发生严重侵蚀时的侵蚀泥沙损失预测提供思路。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选择和实验区布局
1.3 冲刷试验
1.4 土壤采集方法
1.5 指标计算
1) 流速:
2) 径流深度:
3) 剪切力:
4) 径流功率:
5) 单位水流功率:
1.6 侵蚀泥沙模型
1.7 数据处理
2 分析与结果
2.1 泥沙损失特征
2.2 泥沙损失与水力因子之间的关系
2.3 流速与侵蚀泥沙的关系
2.4 泥沙流失预测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辛店沟试验场[J]. 党维勤.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9)
[2]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杨宗儒,冯换成.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4)
[3]黄土坡面发育平稳的细沟流水动力学特性[J]. 王龙生,蔡强国,蔡崇法,孙莉英.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8)
[4]土壤侵蚀对植被发育演替的干扰与植物的抗侵蚀特性研究进展[J]. 焦菊英,王宁,杜华栋,王东丽. 草业学报. 2012(05)
[5]极端降雨对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侵蚀与树木倒伏的影响[J]. 徐天乐,朱教君,于立忠,孙一荣,苗杰. 生态学杂志. 2011(08)
[6]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J]. 肖培青,姚文艺,申震洲,杨春霞. 水利学报. 2011(02)
[7]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 李占斌,朱冰冰,李鹏. 土壤学报. 2008(05)
[8]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降雨事件及其对径流泥沙的影响[J]. 卫伟,陈利顶,傅伯杰,巩杰,黄志霖. 干旱区地理. 2007(06)
[9]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J].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勋贵,鲁克新. 农业工程学报. 2006(09)
[10]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赵护兵,刘国彬,曹清玉. 水土保持研究. 2004(02)
硕士论文
[1]延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D]. 孙维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0178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20,36(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选择和实验区布局
1.3 冲刷试验
1.4 土壤采集方法
1.5 指标计算
1) 流速:
2) 径流深度:
3) 剪切力:
4) 径流功率:
5) 单位水流功率:
1.6 侵蚀泥沙模型
1.7 数据处理
2 分析与结果
2.1 泥沙损失特征
2.2 泥沙损失与水力因子之间的关系
2.3 流速与侵蚀泥沙的关系
2.4 泥沙流失预测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辛店沟试验场[J]. 党维勤.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9)
[2]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杨宗儒,冯换成.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4)
[3]黄土坡面发育平稳的细沟流水动力学特性[J]. 王龙生,蔡强国,蔡崇法,孙莉英. 地理科学进展. 2014(08)
[4]土壤侵蚀对植被发育演替的干扰与植物的抗侵蚀特性研究进展[J]. 焦菊英,王宁,杜华栋,王东丽. 草业学报. 2012(05)
[5]极端降雨对辽东山区次生林土壤侵蚀与树木倒伏的影响[J]. 徐天乐,朱教君,于立忠,孙一荣,苗杰. 生态学杂志. 2011(08)
[6]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J]. 肖培青,姚文艺,申震洲,杨春霞. 水利学报. 2011(02)
[7]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 李占斌,朱冰冰,李鹏. 土壤学报. 2008(05)
[8]黄土丘陵沟壑区极端降雨事件及其对径流泥沙的影响[J]. 卫伟,陈利顶,傅伯杰,巩杰,黄志霖. 干旱区地理. 2007(06)
[9]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J].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勋贵,鲁克新. 农业工程学报. 2006(09)
[10]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 赵护兵,刘国彬,曹清玉. 水土保持研究. 2004(02)
硕士论文
[1]延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水沙变化的影响[D]. 孙维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40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