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料添加及冻融对黑钙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8 05:06
黑钙土是吉林省玉米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长期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有机碳含量降低等问题,因此提升黑钙土有机碳水平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要。由此,本课题组已开展了相关的工作,证明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关于有机碳在累积过程中的矿化研究尚未开展。本论文以吉林省西北部黑钙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培养,研究秸秆、有机无机肥配施及二者在冻融条件下对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分布与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土壤CO2释放特征与碳酸盐和钙形态的影响,分析外源碳进入土壤后的再分配规律,以及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从而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土壤培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添加秸秆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及二者在冻融条件下,土壤CO2释放速率分为三阶段:快速上升与下降阶段,缓慢上升与下降阶段,平稳降低阶段;且CO2累积释放量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89),有机碳添加比例越高,CO2释放速率越高,CO2潜在释放量(Ci)越高。冻融对土壤...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 3.4 不同处理黑钙土碳酸盐的变化Fig.3.4 Changes of carbonate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Chernozem注:图中不同的大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差异显著关系(P<0.05),0 3 6 9 12 15 18 21培培培培 (d)0 3 6 9 12 15 18 21原土 4 20 40 60 80 110 原土 4 20 40 60 80 110 原土 4 20 40 60 80 1100 3 6 9 12 15 18 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降雨下冻融作用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J]. 王飞超,任宗萍,李鹏,李占斌,王添,李林,马田田.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2]不同绿肥种植对宅基地复垦土壤肥力的影响[J]. 谢川,曹雅茹,黄传伟. 四川环境. 2017(06)
[3]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有机碳、氮和磷的影响[J]. 夏文建,王萍,刘秀梅,余喜初,冀建华,李大明,刘光荣,李祖章,刘增兵,张丽芳,杨成春,李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12)
[4]海南岛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J]. 陈小花,杨青青,陈宗铸,余雪标,杨琦,雷金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11)
[5]秸秆和硫酸铝对淡黑钙土有机矿质复合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赵兴敏,刘楠,郭欣欣,王鸿斌,隋标,赵兰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5)
[6]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含量、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李春喜,张令令,马守臣,邵云,陈惠婷,王敬婼. 作物杂志. 2017(02)
[7]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J]. 李婧,迟凤琴,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 大豆科学. 2016(06)
[8]阿尔泰山不同海拔梯度天然冷杉林土壤特征及肥力综合评价[J]. 麻泽宇,王丹,戴伟,张毓涛,戴奥娜.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5)
[9]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王朔林,杨艳菊,王改兰,赵旭,陈春玉,黄学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10]不同管理措施土娄土无机碳储量及其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J]. 杨文静,张树兰,杨学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硕士论文
[1]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大豆品质的影响[D]. 李婧.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的影响[D]. 王阳.吉林农业大学 2015
[3]冻融交替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 张弛.吉林农业大学 2013
[4]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D]. 国秀丽.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5367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 3.4 不同处理黑钙土碳酸盐的变化Fig.3.4 Changes of carbonate for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Chernozem注:图中不同的大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差异显著关系(P<0.05),0 3 6 9 12 15 18 21培培培培 (d)0 3 6 9 12 15 18 21原土 4 20 40 60 80 110 原土 4 20 40 60 80 110 原土 4 20 40 60 80 1100 3 6 9 12 15 18 2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模拟降雨下冻融作用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J]. 王飞超,任宗萍,李鹏,李占斌,王添,李林,马田田.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2]不同绿肥种植对宅基地复垦土壤肥力的影响[J]. 谢川,曹雅茹,黄传伟. 四川环境. 2017(06)
[3]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有机碳、氮和磷的影响[J]. 夏文建,王萍,刘秀梅,余喜初,冀建华,李大明,刘光荣,李祖章,刘增兵,张丽芳,杨成春,李瑶. 江西农业学报. 2017(12)
[4]海南岛热带海岸森林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分布规律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J]. 陈小花,杨青青,陈宗铸,余雪标,杨琦,雷金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11)
[5]秸秆和硫酸铝对淡黑钙土有机矿质复合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赵兴敏,刘楠,郭欣欣,王鸿斌,隋标,赵兰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5)
[6]有机物料还田对麦田土壤碳氮含量、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李春喜,张令令,马守臣,邵云,陈惠婷,王敬婼. 作物杂志. 2017(02)
[7]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J]. 李婧,迟凤琴,魏丹,金梁,李玉梅,郭文义,徐猛. 大豆科学. 2016(06)
[8]阿尔泰山不同海拔梯度天然冷杉林土壤特征及肥力综合评价[J]. 麻泽宇,王丹,戴伟,张毓涛,戴奥娜.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5)
[9]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 王朔林,杨艳菊,王改兰,赵旭,陈春玉,黄学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10]不同管理措施土娄土无机碳储量及其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J]. 杨文静,张树兰,杨学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9)
硕士论文
[1]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大豆品质的影响[D]. 李婧.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长期施用化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的影响[D]. 王阳.吉林农业大学 2015
[3]冻融交替对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D]. 张弛.吉林农业大学 2013
[4]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D]. 国秀丽.吉林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5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