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对松栎混交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3 03:21
全球变化会引起凋落物质量和数量的变化以及氮沉降增加,从而影响土壤养分循环。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可以揭示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的养分限制,但目前温带混交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对凋落物输入和氮添加同时改变的响应还不清楚。通过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实验设计,探讨温带松栎混交林生态酶化学计量的响应以及影响生态酶化学计量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1)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无显著交互作用,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在氮添加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在凋落物处理下差异显著,表现为叶凋落物加倍(L)和混合凋落物加倍(LB)处理高于枝果凋落物加倍(B)和去除凋落物处理(N)。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均未明显偏离1∶1∶1的关系。(2)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C∶N和CUEC∶P)表现为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处理低于枝果凋落物加倍和去除凋落物处理,在氮添加处理下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氮利用效率(NUEN∶C)和微生物磷利用效率(PUEP∶C)在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差异均不显著。TERC∶N在不同...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实验设计示意图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用lnBG∶ln(NAG+ LAP)∶lnAP 表示,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lnBG∶ln(NAG+ LAP)、lnBG∶lnAP和ln(NAG+ LAP)∶lnAP均差异显著,表现为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的处理高于枝果凋落物加倍和剔除凋落物处理;不同氮浓度添加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均无显著差异(图4)。B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6∶0.96∶1;L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1.02∶0.99∶1;LB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9∶1;N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6∶0.95∶1;N0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7∶0.96∶1;N5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8∶1;N10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8∶1。整体上,温带松栎混交林样地lnBG∶ln(NAG+ LAP)∶lnAP为0.98∶0.97∶1,其中, lnBG∶ln(NAG+ LAP)为1.01, lnBG∶lnAP为0.98,ln(NAG+ LAP)∶lnAP为0.97。图4 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平均值±标准误差)
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平均值±标准误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酶化学计量及其影响因素[J]. 乔航,莫小勤,罗艳华,刘兴元,胡亚军,陈香碧,苏以荣. 生态学报. 2019(06)
[2]荒漠草地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吴秀芝,阎欣,王波,刘任涛,安慧. 植物生态学报. 2018(10)
[3]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J]. 张星星,杨柳明,陈忠,李一清,林燕语,郑宪志,楚海燕,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8(16)
[4]微生物对分解底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响应和调节机制[J]. 周正虎,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6)
[5]山地森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对短期增温及凋落物分解的响应[J]. 陈晓丽,王根绪,杨燕,杨阳. 生态学报. 2015(21)
[6]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丛群落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J]. 王冰冰,曲来叶,马克明,张心昱,宋成军. 生态学报. 2015(18)
[7]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J]. 路翔,项文化,任辉,彭长辉. 生态学杂志. 2012(09)
[8]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沈芳芳,袁颖红,樊后保,刘文飞,刘苑秋. 生态学报. 2012(02)
[9]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涵,王果,黄颖颖,陈璟,陈妹妹. 生态环境. 2008(06)
[10]杉木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J].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张剑,刘燕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D]. 鲁顺保.江西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凋落物不同处理下表层土壤的有效磷动态研究[D]. 李会平.河南农业大学 2018
[2]氮添加与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D]. 赵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0496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实验设计示意图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用lnBG∶ln(NAG+ LAP)∶lnAP 表示,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lnBG∶ln(NAG+ LAP)、lnBG∶lnAP和ln(NAG+ LAP)∶lnAP均差异显著,表现为叶凋落物加倍和混合凋落物加倍的处理高于枝果凋落物加倍和剔除凋落物处理;不同氮浓度添加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均无显著差异(图4)。B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6∶0.96∶1;L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1.02∶0.99∶1;LB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9∶1;N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6∶0.95∶1;N0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7∶0.96∶1;N5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8∶1;N10处理∶lnBG∶ln(NAG+ LAP)∶lnAP为0.99∶0.98∶1。整体上,温带松栎混交林样地lnBG∶ln(NAG+ LAP)∶lnAP为0.98∶0.97∶1,其中, lnBG∶ln(NAG+ LAP)为1.01, lnBG∶lnAP为0.98,ln(NAG+ LAP)∶lnAP为0.97。图4 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平均值±标准误差)
不同凋落物和氮添加处理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平均值±标准误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林龄油茶人工林土壤酶化学计量及其影响因素[J]. 乔航,莫小勤,罗艳华,刘兴元,胡亚军,陈香碧,苏以荣. 生态学报. 2019(06)
[2]荒漠草地沙漠化对土壤‐微生物‐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吴秀芝,阎欣,王波,刘任涛,安慧. 植物生态学报. 2018(10)
[3]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J]. 张星星,杨柳明,陈忠,李一清,林燕语,郑宪志,楚海燕,杨玉盛. 生态学报. 2018(16)
[4]微生物对分解底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响应和调节机制[J]. 周正虎,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6)
[5]山地森林表层土壤酶活性对短期增温及凋落物分解的响应[J]. 陈晓丽,王根绪,杨燕,杨阳. 生态学报. 2015(21)
[6]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优势灌丛群落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J]. 王冰冰,曲来叶,马克明,张心昱,宋成军. 生态学报. 2015(18)
[7]中亚热带四种森林凋落物及碳氮贮量比较[J]. 路翔,项文化,任辉,彭长辉. 生态学杂志. 2012(09)
[8]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沈芳芳,袁颖红,樊后保,刘文飞,刘苑秋. 生态学报. 2012(02)
[9]pH变化对酸性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王涵,王果,黄颖颖,陈璟,陈妹妹. 生态环境. 2008(06)
[10]杉木与阔叶树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J]. 王清奎,汪思龙,于小军,张剑,刘燕新.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
博士论文
[1]澳大利亚三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效碳和氮库及相关微生物过程研究[D]. 鲁顺保.江西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凋落物不同处理下表层土壤的有效磷动态研究[D]. 李会平.河南农业大学 2018
[2]氮添加与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D]. 赵静.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0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6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