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钾水平及氮形态差异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4 22:30
研究不同氮钾用量下土壤氨(NH3)挥发和氧化亚氮(N2O)排放,为确定氮钾肥合理施用和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盆栽实验共9个处理:N0K0、(NO3--N)50K35、(NO3--N)50K80、(NO3--N)100K35、(NO3--N)100K80、(NH4+-N)50K35、(NH4+-N)50K80、(NH4+-N)100K35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棉花生育期NH3挥发速率动态变化
土壤NH3挥发测定采用“通气法”(图1)[27],用聚氯乙烯硬质塑料管制成内径12.5 cm、高10 cm的PVC管。分别将两块厚度均为2 cm、直径为12.5 cm的海绵均匀浸以15 mL的磷酸甘油溶液(50 mL磷酸+40mL丙三醇,定容至1000 mL)后,置于PVC管中,下层的海绵距管底5 cm,上层的海绵与管顶部相平。土壤挥发NH3的捕获于施肥后的当日开始,在各试验处理的9个重复内均随机放置3个通气法的捕获装置,每日早上8:00取样。取样时,将通气装置下层的海绵取出,迅速按处理分别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同时换上另一块刚浸过磷酸甘油溶液的海绵。上层的海绵视其干湿情况每3~7 d更换1次。整个作物生育期内每次追肥后,每2 d取样1次,再视检测到的NH3挥发量进行取样,如挥发量较多,每2~5 d取样1次,挥发量较少,取样时间延长到7 d 1次,直至各处理NH3挥发速率降低,到下一次施肥前为止。
图2和表2为不同氮钾含量肥料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通量动态变化和整个生长季节期间的N2O累积排放量。可以看出,不同肥料处理下,土壤N2O排放通量均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7月初达到最高值。不同氮、钾水平和氮形态因素均极显著影响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图2,P<0.01),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铵态氮肥下的土壤N2O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9.6μg·m-2·h-1和0.54 mg·kg-1,极显著高于硝态氮肥的24.5μg·m-2·h-1和0.29 mg·kg-1。钾水平与氮水平之间对N2O排放有显著交互作用,但钾水平与氮形态之间以及氮形态与氮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在低氮水平下,钾肥显著降低铵态氮和硝态氮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量;在高氮水平下,钾肥对铵态氮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2.2 不同氮钾水平及氮形态差异对土壤NH3挥发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肥对露地菜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郑蕾,王学东,郭李萍,张馨月,汪东炎,牛晓光,云安萍,李迎春.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2]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康利允,常高正,高宁宁,李晓慧,李海伦,梁慎,徐小利,赵卫星.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9)
[3]氮肥用量和脲酶抑制剂对滴灌马铃薯田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J]. 万伟帆,李斐,红梅,常菲,高海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3)
[4]不同施肥措施对河套灌区盐化潮土氨挥发及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武岩,红梅,林立龙,美丽,张建强. 土壤. 2017(04)
[5]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敖玉琴,张维,田玉华,李晓,葛仁山,尹斌,朱兆良. 土壤. 2016(02)
[6]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刘韵,柳文丽,朱波. 土壤学报. 2016(03)
[7]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J]. 李书田,邢素丽,张炎,崔荣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8]稻麦轮作体系养殖肥水灌溉对产量、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孙海军,闵炬,施卫明,李卫正. 土壤. 2015(03)
[9]袋控肥对土壤氨挥发、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 王建,诸葛玉平,彭福田,李倩,张鸿渊,张阿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6)
[10]土壤钾素管理研究进展[J]. 朱向东,王宏庭. 山西农业科学. 2013(11)
博士论文
[1]黄土性土壤氮素氧化亚氮气态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梁东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施钾对露地甜瓜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陆雪锦.新疆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4040
【文章来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39(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棉花生育期NH3挥发速率动态变化
土壤NH3挥发测定采用“通气法”(图1)[27],用聚氯乙烯硬质塑料管制成内径12.5 cm、高10 cm的PVC管。分别将两块厚度均为2 cm、直径为12.5 cm的海绵均匀浸以15 mL的磷酸甘油溶液(50 mL磷酸+40mL丙三醇,定容至1000 mL)后,置于PVC管中,下层的海绵距管底5 cm,上层的海绵与管顶部相平。土壤挥发NH3的捕获于施肥后的当日开始,在各试验处理的9个重复内均随机放置3个通气法的捕获装置,每日早上8:00取样。取样时,将通气装置下层的海绵取出,迅速按处理分别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同时换上另一块刚浸过磷酸甘油溶液的海绵。上层的海绵视其干湿情况每3~7 d更换1次。整个作物生育期内每次追肥后,每2 d取样1次,再视检测到的NH3挥发量进行取样,如挥发量较多,每2~5 d取样1次,挥发量较少,取样时间延长到7 d 1次,直至各处理NH3挥发速率降低,到下一次施肥前为止。
图2和表2为不同氮钾含量肥料处理的土壤N2O排放通量动态变化和整个生长季节期间的N2O累积排放量。可以看出,不同肥料处理下,土壤N2O排放通量均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7月初达到最高值。不同氮、钾水平和氮形态因素均极显著影响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图2,P<0.01),土壤N2O的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施钾水平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铵态氮肥下的土壤N2O平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9.6μg·m-2·h-1和0.54 mg·kg-1,极显著高于硝态氮肥的24.5μg·m-2·h-1和0.29 mg·kg-1。钾水平与氮水平之间对N2O排放有显著交互作用,但钾水平与氮形态之间以及氮形态与氮水平之间无显著交互作用。在低氮水平下,钾肥显著降低铵态氮和硝态氮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量;在高氮水平下,钾肥对铵态氮肥施用下土壤N2O排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2.2 不同氮钾水平及氮形态差异对土壤NH3挥发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肥对露地菜地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郑蕾,王学东,郭李萍,张馨月,汪东炎,牛晓光,云安萍,李迎春.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2]不同氮、钾肥施用量对甜瓜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康利允,常高正,高宁宁,李晓慧,李海伦,梁慎,徐小利,赵卫星.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9)
[3]氮肥用量和脲酶抑制剂对滴灌马铃薯田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J]. 万伟帆,李斐,红梅,常菲,高海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3)
[4]不同施肥措施对河套灌区盐化潮土氨挥发及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武岩,红梅,林立龙,美丽,张建强. 土壤. 2017(04)
[5]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敖玉琴,张维,田玉华,李晓,葛仁山,尹斌,朱兆良. 土壤. 2016(02)
[6]施肥方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 刘韵,柳文丽,朱波. 土壤学报. 2016(03)
[7]钾肥用量和施用时期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棉田钾素平衡的影响[J]. 李书田,邢素丽,张炎,崔荣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8]稻麦轮作体系养殖肥水灌溉对产量、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J]. 孙海军,闵炬,施卫明,李卫正. 土壤. 2015(03)
[9]袋控肥对土壤氨挥发、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 王建,诸葛玉平,彭福田,李倩,张鸿渊,张阿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6)
[10]土壤钾素管理研究进展[J]. 朱向东,王宏庭. 山西农业科学. 2013(11)
博士论文
[1]黄土性土壤氮素氧化亚氮气态损失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梁东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施钾对露地甜瓜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陆雪锦.新疆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4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6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