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
发布时间:2021-03-06 22:01
盐地碱蓬作为生物改良盐碱地的理想材料,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改良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探索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功能,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环渤海地区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进行测序。从16个样本中获得有效序列734 792条, 4 285个OTUs,归属于41门、100纲、282目、400科、892属、1 577种。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曲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组成。Alpha多样性计算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高并与裸地土壤间差异显著;LEfSe(LDAEffectSize)分析发现,盐地碱蓬与裸地差异指示种明显不同。...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滨海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及裸地土壤细菌的稀释曲线
通过上述分析判断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与裸地土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微生物群落差异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组间的显著性差异物种,为此使用LEf Se分析,首先使用non-parametric factorial Kruskal-Wallis (KW) sum-rank test(非参数因子克鲁斯卡尔-沃利斯秩和验检)检测不同分组间丰度差异显著的物种,并且判断显著差异物种是否趋于同一分类级别。其次,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来估算每个组分(物种)丰度对差异效果影响的大小。因此本研究从域到属级对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与裸地土壤进行LEf Se分析,检测具有显著丰度差异的特征,仅LDA得分值大于4的被展示(图5)。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中差异指示种为蓝藻细菌门、酸杆菌门、甲型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产氧光合细菌纲、绿弯菌纲(Chloroflexia)、根瘤菌目(Rhizobiales)、念珠藻目、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裸地土壤差异指示种包括丙型变形菌(从纲到属)、外硫螺菌目、硫碱螺旋菌科(Thioalkalispiraceae)、巴纽尔斯菌Balneolaceae(从目到科)、甲型变形杆菌(从目到属)、嗜硫盐菌属(Thiohalophilus)。以上物种均对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之间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图3 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J)与裸地土壤(D)优势物种组成比例及其在样本中的分布比例
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J)与裸地土壤(D)优势物种组成比例及其在样本中的分布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根际微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质分析[J]. 赵娇,谢慧君,张建. 环境科学. 2020(03)
[2]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重盐碱地的改土效应[J]. 杨策,陈环宇,李劲松,田宇,封晓辉,刘小京,郭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10)
[3]1961—2017年环渤海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及致灾危险性评估[J]. 王晓利,张春艳,侯西勇. 生态学报. 2019(13)
[4]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冯翠娥,岳思君,简阿妮,陈丽萍,郭洋,郑蕊,苏建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5]芒草种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段鹏飞,陈彦,张菲,韩辉,庞发虎,陈兆进,田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6)
[6]翅碱蓬响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J]. 谢欠影,曹晟阳,赵晨阳,伊凯,戴峰,秦会发,秦玉雪,方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02)
[7]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草莓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 赵帆,赵密珍,王钰,关玲,庞夫花. 土壤. 2019(01)
[8]银北盐渍化土壤中6种耐盐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 代金霞,田平雅,张莹,苏建宇. 生态学报. 2019(08)
[9]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小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J]. 吴求生,龙健,廖洪凯,刘灵飞,李娟,吴劲楠,肖雄.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10]环渤海缺水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J].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博士论文
[1]神农架森林土壤微生物沿海拔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D]. 丁军军.清华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对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张传更.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三七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 崔尹赡.昆明理工大学 2017
[3]山东省三处盐场环境中嗜盐菌多样性调查及六株嗜盐新菌的分类学研究[D]. 夏珺.山东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7892
【文章来源】: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28(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滨海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及裸地土壤细菌的稀释曲线
通过上述分析判断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与裸地土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微生物群落差异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组间的显著性差异物种,为此使用LEf Se分析,首先使用non-parametric factorial Kruskal-Wallis (KW) sum-rank test(非参数因子克鲁斯卡尔-沃利斯秩和验检)检测不同分组间丰度差异显著的物种,并且判断显著差异物种是否趋于同一分类级别。其次,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来估算每个组分(物种)丰度对差异效果影响的大小。因此本研究从域到属级对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与裸地土壤进行LEf Se分析,检测具有显著丰度差异的特征,仅LDA得分值大于4的被展示(图5)。盐地碱蓬根际土壤中差异指示种为蓝藻细菌门、酸杆菌门、甲型变形杆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产氧光合细菌纲、绿弯菌纲(Chloroflexia)、根瘤菌目(Rhizobiales)、念珠藻目、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裸地土壤差异指示种包括丙型变形菌(从纲到属)、外硫螺菌目、硫碱螺旋菌科(Thioalkalispiraceae)、巴纽尔斯菌Balneolaceae(从目到科)、甲型变形杆菌(从目到属)、嗜硫盐菌属(Thiohalophilus)。以上物种均对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和裸地土壤之间群落结构组成的差异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图3 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J)与裸地土壤(D)优势物种组成比例及其在样本中的分布比例
滨海盐碱地盐地碱蓬根际土壤(J)与裸地土壤(D)优势物种组成比例及其在样本中的分布比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河三角洲盐碱土根际微环境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性质分析[J]. 赵娇,谢慧君,张建. 环境科学. 2020(03)
[2]盐地碱蓬生长对滨海重盐碱地的改土效应[J]. 杨策,陈环宇,李劲松,田宇,封晓辉,刘小京,郭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10)
[3]1961—2017年环渤海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及致灾危险性评估[J]. 王晓利,张春艳,侯西勇. 生态学报. 2019(13)
[4]硒砂瓜连作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冯翠娥,岳思君,简阿妮,陈丽萍,郭洋,郑蕊,苏建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4)
[5]芒草种植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段鹏飞,陈彦,张菲,韩辉,庞发虎,陈兆进,田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6)
[6]翅碱蓬响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J]. 谢欠影,曹晟阳,赵晨阳,伊凯,戴峰,秦会发,秦玉雪,方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02)
[7]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草莓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J]. 赵帆,赵密珍,王钰,关玲,庞夫花. 土壤. 2019(01)
[8]银北盐渍化土壤中6种耐盐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J]. 代金霞,田平雅,张莹,苏建宇. 生态学报. 2019(08)
[9]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不同小生境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J]. 吴求生,龙健,廖洪凯,刘灵飞,李娟,吴劲楠,肖雄.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1)
[10]环渤海缺水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J].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博士论文
[1]神农架森林土壤微生物沿海拔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D]. 丁军军.清华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干湿交替和外加氮源对土壤碳氮转化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张传更.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三七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 崔尹赡.昆明理工大学 2017
[3]山东省三处盐场环境中嗜盐菌多样性调查及六株嗜盐新菌的分类学研究[D]. 夏珺.山东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6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6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