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穴种植对盐碱土壤水盐运移和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1 03:44
为了探讨在滴灌条件下沙土及复配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和番茄生长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对照组(CK)、沙穴(T1)和沙穴复配生物炭(T2)3个处理,分析在滴灌条件下沙穴对盐碱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及番茄生长特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剖面水分、盐分分布极不均匀,在沙区内各处理平均含水率和EC值均表现为CK>T2>T1,土壤盐分主要向植株与植株之间的地表裸露区定向迁移,呈现出EC的高值区,且高值区位置不同。在滴灌带下方的剖面内,T1、T2处理在0—80 cm土壤内均脱盐,CK处理在0—40 cm土壤内积盐,在40—80 cm土层脱盐。T2处理下的根系体积是CK处理的3.00倍,且各处理表现为T2>T1>CK。T2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为57.37 t/hm2,比CK处理增加80.78%,各处理产量表现为T2>T1>CK,且沙穴对番茄的品质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T2处理使得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抑制土壤返盐,改善土壤水盐状况,促进作物生长,为盐碱地的农业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各处理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
番茄种植模式及采样点
番茄收获后,各处理土层剖面(0—100 cm)水分变化情况见图2。图中“黑色框内”是在距滴灌带水平距离7.5 cm,垂直距离15 cm的沙穴区域,笔者定义为沙区。在微观尺度下土壤沙区是所有水分的低值点,理论上也是水分最低的点,与沙的持水能力差有关。在沙区内各处理平均质量含水率大小为CK>T2>T1,说明沙穴复配生物炭可以起到保水作用,解决单一材料改良效果不全面和产生副作用等影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T1和T2处理在沙-土接触剖面部位(距滴灌带水平距离10 cm左右)的含水率大于沙穴内,小于外部,这是因为此部位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小于沙,高于黏土,有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垂直方向的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表层含水率小于深层含水率,0—40 cm土层,各处理变化剧烈,40—10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保持稳定,这是由于表层受到灌溉、降雨、蒸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深层土壤含水率受地下水的影响。水分在深度和水平方向扩展速度加快,使得0—40 cm土层含水率相对减少,说明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2.2 土壤盐分分布
本文编号:3092255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各处理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
番茄种植模式及采样点
番茄收获后,各处理土层剖面(0—100 cm)水分变化情况见图2。图中“黑色框内”是在距滴灌带水平距离7.5 cm,垂直距离15 cm的沙穴区域,笔者定义为沙区。在微观尺度下土壤沙区是所有水分的低值点,理论上也是水分最低的点,与沙的持水能力差有关。在沙区内各处理平均质量含水率大小为CK>T2>T1,说明沙穴复配生物炭可以起到保水作用,解决单一材料改良效果不全面和产生副作用等影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T1和T2处理在沙-土接触剖面部位(距滴灌带水平距离10 cm左右)的含水率大于沙穴内,小于外部,这是因为此部位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小于沙,高于黏土,有利于番茄根系的生长。垂直方向的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表层含水率小于深层含水率,0—40 cm土层,各处理变化剧烈,40—10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保持稳定,这是由于表层受到灌溉、降雨、蒸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深层土壤含水率受地下水的影响。水分在深度和水平方向扩展速度加快,使得0—40 cm土层含水率相对减少,说明土壤入渗性能得到显著改善。2.2 土壤盐分分布
本文编号:3092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9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