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森林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物种共存反馈调控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2 05:02
土微生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地下过程的核心生命组分,在凋落物的分解、土壤养分的循环和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形成等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微生物与地上植物息息相关,地上植物群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活动和组成,而土壤微生物又会反过来影响地上植物生长与共存。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土壤-微生物体系。本研究以植物凋落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和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反馈过程入手,以中亚热带具有代表性的马尾松和石栎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古田山亚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为主要样地,分析马尾松和石栎凋落物对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对二者共存生长的反馈调节作用,探索中亚热带植物物种共存的微生物反馈机制。其主要成果如下:1.马尾松和石栎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即马尾松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而石栎凋落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经过10个月的分解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凋落物分别分解了31.53%和27.63%。2.不同树下区域土壤理化因子和微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差异显著,并且不同树下土壤养分和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并不...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2 植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共存维持的反馈调节
1.4 基于氮过程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反馈调节
1.5 研究内容和假设
1.6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样地选择与建立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2.4 分析方法
2.5 氨氧化古菌的克隆和定量分析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马尾松与石栎共存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响应格局
3.1 马尾松与石栎凋落物分解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 相邻马尾松和石栎林下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指标及群落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
3.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土壤微生物对马尾松与石栎生长和共存维持的反馈调节
4.1 树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呼吸的相关性分析
4.2 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4.4 不同植物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共存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马尾松和石栎共存条件氨氧化古菌变化格局及反馈调节
5.1 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结果
5.2 氨氧化古菌 AOA 基因扩增和克隆
5.3 氨氧化古菌 AOA 与土壤理化因子及微生物量的相关性
5.4 不同树下土壤及杀菌处理氨氧化古菌 AOA 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赵溪,李君剑,李洪建. 生态学杂志. 2010(11)
[2]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J]. 严海元,辜夕容,申鸿. 生态学杂志. 2010(09)
[3]红壤稻田不同生育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硝化势的变化[J]. 宋亚娜,林智敏. 土壤学报. 2010(05)
[4]氨氧化古菌——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J]. 胡安谊,焦念志.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4)
[5]秦岭山区人工林地枯落叶客置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J]. 刘增文,段而军,高文俊,张丽萍,杜红霞,付刚,崔芳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4)
[6]天童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变化特性研究[J]. 于学珍,路葵,李秀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4)
[7]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J]. 贺金生,王政权,方精云. 科学通报. 2004(13)
[8]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谢龙莲,陈秋波,王真辉,刘小香. 热带农业科学. 2004(03)
[9]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J]. 钟文辉,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5)
[10]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J]. 李世清,任书杰,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14639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土壤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1.2 植物群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和共存维持的反馈调节
1.4 基于氮过程的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反馈调节
1.5 研究内容和假设
1.6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2 样地选择与建立
2.3 样品采集和处理
2.4 分析方法
2.5 氨氧化古菌的克隆和定量分析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马尾松与石栎共存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的响应格局
3.1 马尾松与石栎凋落物分解过程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2 相邻马尾松和石栎林下不同位置土壤理化指标及群落组成随时间的变化
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差异
3.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3.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土壤微生物对马尾松与石栎生长和共存维持的反馈调节
4.1 树苗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呼吸的相关性分析
4.2 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理化因子、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4.4 不同植物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和共存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马尾松和石栎共存条件氨氧化古菌变化格局及反馈调节
5.1 土壤微生物总 DNA 提取结果
5.2 氨氧化古菌 AOA 基因扩增和克隆
5.3 氨氧化古菌 AOA 与土壤理化因子及微生物量的相关性
5.4 不同树下土壤及杀菌处理氨氧化古菌 AOA 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碳、氮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赵溪,李君剑,李洪建. 生态学杂志. 2010(11)
[2]森林凋落物的微生物分解[J]. 严海元,辜夕容,申鸿. 生态学杂志. 2010(09)
[3]红壤稻田不同生育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硝化势的变化[J]. 宋亚娜,林智敏. 土壤学报. 2010(05)
[4]氨氧化古菌——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J]. 胡安谊,焦念志.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4)
[5]秦岭山区人工林地枯落叶客置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J]. 刘增文,段而军,高文俊,张丽萍,杜红霞,付刚,崔芳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4)
[6]天童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变化特性研究[J]. 于学珍,路葵,李秀艳.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4)
[7]全球变化下的地下生态学:问题与展望[J]. 贺金生,王政权,方精云. 科学通报. 2004(13)
[8]环境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谢龙莲,陈秋波,王真辉,刘小香. 热带农业科学. 2004(03)
[9]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J]. 钟文辉,蔡祖聪. 应用生态学报. 2004(05)
[10]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季节性变化及其与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关系[J]. 李世清,任书杰,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114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1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