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马铃薯根际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应用试验

发布时间:2021-05-10 07:44
  马铃薯(Solanum20tuberosum20L.)是世界第四大主粮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超过600万公顷。长期连作与大量使用化肥造成马铃薯病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微生物肥料是对作物有特定肥料效应的生物制品,具有促进作物养分吸收、调节植物生长、增加土壤肥力的功效。本研究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筛选固氮解磷、促进作物生长的菌株,研制复合微生物肥料,应用于马铃薯种植,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马铃薯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固氮菌54株、解磷菌34株,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其中固氮酶活最高的菌株是SN-1和SN-2,其固氮酶活分别为249.03nmolC2H4·mL-1·h-1和185.11nmolC2H4·mL-1·h-1;依据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大小(d)的比值,获得两株解磷能力较强菌株SP-2和SP-5,D/d比值分别为2.62和2.53。2.将固氮解磷能力较好的菌株对马铃薯黑痣病菌(...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
        1.1.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含义及作用
        1.1.2 PGPR的主要种类
    1.2 微生物肥料的概况
        1.2.1 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1.2.2 微生物菌肥作用
        1.2.3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
        1.2.4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
        1.2.5 微生物菌肥的应用及前景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功能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固氮菌的筛选
        2.2.2 溶磷菌的筛选
        2.2.3 拮抗菌的筛选
        2.2.4 PGPR对植物幼苗促生作用
        2.2.5 菌种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功能性菌株基本性质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方法
    3.2 结论与分析
        3.2.1 功能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3.2.2 菌株分泌IAA能力测定
        3.2.3 菌株分泌水解酶的测定
    3.3 小结
第四章 菌株复合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功能菌株间拮抗反应
        4.2.2 单因素分析
        4.2.3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成分
        4.2.4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条件
    4.3 小结
第五章 功能性菌肥研制及其对马铃薯的应用试验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根际功能性复合菌肥的研制
        5.2.2 功能菌肥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文章



本文编号:3178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78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