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云南蒙自断陷盆地石漠化区土壤钙形态特征

发布时间:2021-06-08 17:05
  以云南蒙自断陷盆地区为研究区,沿盆地、坡地到高原面分别采集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土壤,采用连续浸提(BCR)提取方法测定不同形态钙含量,以探讨断陷盆地不同地貌部位不同石漠化程度石灰性土壤钙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钙以交换态钙含量最多,表明断陷盆地石灰土中钙的生物有效性高,各形态钙的大小顺序为交换态(61.04%)>残渣态(18.53%)>酸溶态(17.44%)>水溶态(1.63%)>有机结合态(1.36%)。地貌部位和石漠化程度对钙形态分布均具有重要影响,地貌部位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温度、降雨等气候条件而影响土壤钙形态含量,而石漠化程度越强的土壤中钙含量尤其是交换态钙含量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裸露岩石的"聚集效应"造成的。 

【文章来源】:中国岩溶. 2020,39(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云南蒙自断陷盆地石漠化区土壤钙形态特征


研究区位置图

形态图,石漠化,等级,形态


图2是盆地、坡地和高原面地貌中重度、中度、轻度石漠化部位样品中各形态钙含量变化情况,三种地貌部位中,各形态钙含量均表现为重度石漠化程度的土壤中含量较高。比如,盆地区,水溶态钙、交换态钙和酸溶态钙含量均在重度石漠化区最高;坡地区,水溶态钙、交换态钙和残渣态钙含量均在重度石漠化区最高;高原区交换态钙、酸溶态钙和残渣态钙含量均在重度石漠化区最高。从同一地貌部位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各形态钙含量来看:盆地区,除交换态钙在轻度和重度石漠化区土壤中差异性显著外,其余各相同形态的钙含量在三种石漠化等级之间差异性均不显著。坡地区,水溶态钙、交换态钙、酸溶态钙在重度与中度石漠化区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与轻度石漠化区的上述钙形态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机结合态钙和残渣态钙在三种石漠化等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原区,交换态钙、酸溶态钙、残渣态钙在重度与中度、重度与轻度石漠化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中度与轻度石漠化区之间差异不明显;水溶态钙与有机结合态钙在三种石漠化等级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形态图,石漠化,冗余,交换态


表4为土壤各钙形态与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其中水溶态钙、交换态钙、酸溶态钙以及残渣态钙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并且交换态钙和酸溶态钙与土壤C/N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有机结合态钙除与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外,与土壤其它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交换态钙和残渣态钙与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值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断陷盆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钙形态分布特征[J]. 李菁,杨程,靳振江,朱同彬,曹建华.  中国岩溶. 2019(06)
[2]岩溶断陷盆地“盆-山”耦合地形影响下的气候特征及其对石漠化生态恢复的影响探讨[J]. 王赛男,蒲俊兵,李建鸿,张陶,霍伟杰,袁道先.  中国岩溶. 2019(01)
[3]断陷盆地生态环境地质分异及石漠化演变机理的研究途径[J]. 李强,蒲俊兵,黄妮,杜红梅,祁向坤,王力,杨慧.  地球科学进展. 2017(09)
[4]土壤的形成与特性[J]. 杨扬,赵润野,黄浩育.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4)
[5]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J]. 王霖娇,李瑞,盛茂银.  生态学报. 2017(05)
[6]喀斯特断陷盆地石漠化演变及治理技术与示范[J]. 曹建华,邓艳,杨慧,蒲俊兵,朱同彬,蓝芙宁,黄芬,李建鸿.  生态学报. 2016(22)
[7]中国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发生机制与调控对策[J]. 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克林,曾馥平.  生态学报. 2014(18)
[8]石漠化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以广东英德市岩背镇为例[J]. 魏兴琥,徐喜珍,雷俐,周红艳,李忠云.  中国岩溶. 2013(04)
[9]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J]. 盛茂银,刘洋,熊康宁.  生态学报. 2013(19)
[10]土壤中钙形态的连续浸提方法[J]. 余海,王世杰.  岩矿测试. 2007(06)



本文编号:3218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18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9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