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丛枝菌根真菌对松嫩草地羊草耐盐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2 23:36
  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松嫩草地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羊草作为松嫩平原非地带性植被的优势种,对于盐碱胁迫具有很强的生态适应性。此外鉴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松嫩草地分布广泛,并且能够与羊草形成菌根共生关系,由此认为AM真菌在改善羊草耐盐碱性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基于对AM真菌具有提高植物耐性的生态功能的认识,本研究以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为研究对象,通过两个生长季的盆栽控制实验,探究AM真菌与植物形成的共生关系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土壤养分对植物-AM真菌共生关系的影响以及其对植物耐盐性的间接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盐胁迫对羊草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盐胁迫显著降低羊草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改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其中对地下生物量影响大于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盐胁迫同时降低羊草根茎和须根生物量,其中对须根生物量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盐胁迫能够降低羊草生殖潜力、相对株高生长速率和比叶面积等生态指标。(2)AM真菌能够促进羊草生长,而盐胁迫抑制了AM真菌对羊草生长的促进作用。无盐胁迫下,AM真菌提高羊草须根的生长和相对株高生长速率,...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丛枝菌根真菌对松嫩草地羊草耐盐性的影响


AM真菌结构示意图

菌根,根瘤,豆科植物


图 1-2 菌根吸收途径[44]N 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N 含量直接影响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物质积累。有研究表明,植物提高 N 的吸收可能有助于降低 Na+的吸收减轻 Na+毒害作用,提高植物叶绿素的含量[16]。接种 AM 真菌能够提高 N 在植物地上部分的积累[45];根外菌丝直接以硝酸盐的形式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氮,并通过丛枝细胞中的硝酸还原酶将其吸收[46]。此外,豆科植物与固氮微生物共生形成根瘤帮助植物固定大气中的 N2。盐胁迫下根瘤的数量会出现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盐胁迫导致根瘤过早的衰老。AM 真菌的应用能够减轻盐分对豆科植物结瘤和固氮的有害影响,缓解干旱胁迫诱导的根瘤衰老[1, 47]。AM 真菌侵染对根瘤的形成有强烈的影响,豆科植物接种 AM 真菌可以提高根瘤的数量[30, 45, 48];接种 AM 真菌的植株中也观察到其根部固氮酶的活性提高[49],从而提高豆科植物对 N 的吸收。K+在植物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它能够激活一系列酶,并在气孔运动和蛋白质合成中起重要作用,在蛋白质合成中,高含量的 K+用于 tRNA 与核糖体的结合[50]。由于 Na+会与 K+竞争各种细胞功能的结合位点,当土壤中 Na+或盐含量较高时,植物

土壤团粒结构,菌丝,生物物理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它通过土胶结物质的胶结作用形成并保持稳定。土壤团粒结构可以协调土壤水分与土壤温度,并影响土壤酶的活性与种类。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是十分程,受到多种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78]。AM 真菌可以在不同尺度影响结构的形成和稳定,具体包括植物群落、植株根系和真菌菌丝三个尺度。过影响植物的群落组成,调控植物群落的生产力,控制进入土壤的碳量(枯落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植物根系的渗透力、根际水情、根际沉和根对土壤颗粒的缠结是影响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与稳定的途径,而 AM 真菌影响上述过程间接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稳定。AM 真菌菌丝对土壤团成与稳定的影响又可以分为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生物过程。生物物理过程丝将初级颗粒沿菌丝对齐并施加压力,对土壤初级颗粒、有机质和小团聚体结作用;生物化学过程是菌丝释放或降解出菌丝产物,包括球囊霉素、粘疏水蛋白等;生物过程则是菌丝通过影响细菌等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并物网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稳定[7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碱胁迫下AM真菌对羊草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J]. 王英男,陶爽,华晓雨,于兴洋,阎秀峰,蔺吉祥.  生态学报. 2018(06)
[2]不同强度盐胁迫下AM真菌对羊草生长的影响[J]. 张义飞,王平,毕琪,张忠辉,杨允菲.  生态学报. 2016(17)
[3]土壤团聚体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J]. 李娜,韩晓增,尤孟阳,许玉芝.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9)
[4]AM真菌对NaCl胁迫下滨梅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J]. 宰学明,张焕仕,钦佩.  中国南方果树. 2013(01)
[5]羊草早期幼苗在盐、碱生境下生长与生理适应性的研究[J]. 蔺吉祥,张兆军,李晓宇,唐佳红,王俊锋,穆春生.  中国草地学报. 2011(06)
[6]施氮对几种草地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J]. 祁瑜,黄永梅,王艳,赵杰,张景慧.  生态学报. 2011(18)
[7]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J]. 王清奎,汪思龙.  土壤通报. 2005(03)
[8]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 李彬,王志春,孙志高,陈渊,杨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02)
[9]植物耐盐机制研究进展[J]. 郝治安,吕有军.  河南农业科学. 2004(11)
[10]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特点及合理利用研究[J]. 李秀军,李取生,王志春,刘兴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05)

博士论文
[1]氮、水和温度对羊草有性生殖及克隆生长的影响[D]. 王俊锋.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26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26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