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酸季节变化与有效氮磷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20 16:34
  植物分泌有机酸在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酸含量季节性变化与氮磷有效性的关系,在灌木林和原生林各选择3种优势植物,测定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有机酸含量、碳氮磷含量和比值、有效性氮磷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结果表明:原生林植物根际土的草酸含量高于灌木林,而苹果酸和乙酸含量则低于灌木林;根际土草酸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 2个植被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草酸含量在雨季高于旱季,而苹果酸和乙酸含量则低于旱季;土壤草酸含量与有机碳、全氮、全磷和N∶P值呈显著正相关,与C∶N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与草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植物分泌有机酸的季节性变化与土壤养分状态和自身养分需求相关,而有机酸耦合微生物对养分有效性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根际土的有机酸季节变化可能是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植物适应土壤养分限制的一种重要机制。 

【文章来源】:生态学杂志.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酸季节变化与有效氮磷的关系


土壤有机酸含量与养分含量和比值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活化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王永壮,陈欣,史奕,鲁彩艳.  生态学杂志. 2018(07)
[2]干扰/利用方式对喀斯特石灰土团聚体分布及其碳氮含量的影响[J]. 肖霜霜,叶莹莹,张伟,吴敏,王克林.  生态学杂志. 2016(05)
[3]土壤类型和树种对根际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及其根系侵染率的影响[J]. 张海波,梁月明,冯书珍,赵紫薇,苏以荣,何寻阳.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1)
[4]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J]. 黄宗胜,喻理飞,符裕红,杨瑞.  植物生态学报. 2015(06)
[5]广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演变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周爱萍,向悟生,姚月锋,黄甫昭,李先琨.  广西植物. 2014(05)
[6]植物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罗永清,赵学勇,李美霞.  应用生态学报. 2012(12)
[7]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群落凋落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潘复静,张伟,王克林,何寻阳,梁士楚,韦国富.  生态学报. 2011(02)
[8]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分布特征[J]. 杨慧,曹建华,孙蕾,栾会妮,侯彦林.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9]喀斯特环境移民迁出区植物多样性研究[J]. 陈志辉,王克林,陈洪松,何寻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3)
[10]广西岩溶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J]. 苏宗明,李先琨.  广西植物. 2003(04)

博士论文
[1]几种植物光合及有机酸特征及其在喀斯特逆境检测中的应用[D]. 赵宽.江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395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395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8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