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中国区域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值间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1-06-25 12:45
  在缺少物理转换参数的情况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体积含水量的转换模型,并将中国区域土壤相对湿度观测资料转换成土壤体积含水量。结果表明:35个重合站点中33个站点同一时间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相对湿度观测值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整体平均相关系数为0.819 1。转换值与观测值的误差很小,绝大部分站点及土壤层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均在±5%以内,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5.0。将1991—2013年中国区域土壤相对湿度观测资料转换为土壤体积含水量,使中国区域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资料的时间范围由1981—1999年扩展为1981—2013年。 

【文章来源】:人民珠江. 2020,41(06)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中国区域土壤相对湿度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值间的转换


中国区域2套土壤湿度观测资料站点分布

土壤图,站点,土壤,精度


中国区域35个重合站点对应层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间的回归分析误差评价见图2。相关分析结果(表1)显示,中国区域35个重合站点中33个站点土壤湿度和土壤相对湿度重合观测站点对应各层间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一阶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回归模型转换结果与土壤湿度观测值的精度评价结果显示(图2),绝大部分站点及土壤层间的平均误差(ME)均在±1.0之间,除WULAWUSU外其余绝大部分站点及土壤层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均在±5%以内,绝大部分站点及土壤层间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5.0。

土壤图,站点,观测值,土壤


本文选取了新疆莎车(SHACHE)、广西百色(BAISE)、河南南阳(NANYANG)、辽宁锦州(JINZHOU)、吉林敦化(DUNHUA)和宁夏固原(GUYUAN)6个典型站点来分析上述回归模型的精度及可靠性。这6个站点涵盖了西北地区、南方、中部、北部及东北地区,可视为各个地区的代表。由垂直5层的中间50 cm层土壤相对湿度转换得到的土壤体积含水量与ISMN对应层土壤体积含水量观测值对比见图3。图3 全国6个典型站点50 cm土壤层转换值与观测值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LM4.0模式对中国区域土壤湿度的数值模拟及评估研究[J]. 赖欣,文军,岑思弦,宋海清,田辉,史小康,何媛,黄曦.  大气科学. 2014(03)
[2]AMSR-E卫星反演土壤湿度与ECWMF、NECP再分析土壤湿度比较分析[J]. 李昂,陆其峰,杨晓峰,张建伟.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3(04)
[3]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湿度演变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J]. 蒋冲,王飞,穆兴民,侯群群.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03)
[4]中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研究[J]. 李明星,马柱国,牛国跃.  科学通报. 2011(16)
[5]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中国区域土壤湿度EnKF数据同化[J]. 师春香,谢正辉,钱辉,梁妙玲,杨晓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3)
[6]CLM3.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Ⅱ:土壤湿度[J]. 熊明明,陈海山,俞淼.  气象科学. 2011(01)
[7]两套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在黑河流域的对比分析[J]. 崔文瑞,高艳红,彭雯.  高原气象. 2009(06)
[8]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J]. 杜川利,刘晓东.  高原气象. 2008(03)
[9]中国土壤湿度的分布与变化I.多种资料间的比较[J]. 张文君,周天军,宇如聪.  大气科学. 2008(03)



本文编号:3249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49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