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母质下红壤剖面酸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6-25 14: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成土母质是影响红壤酸化的2个重要因素。前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一利用方式或母质对红壤pH的影响,但对于多种利用方式和多种母质的共同作用对红壤酸度特征的影响的研究既缺乏又不够系统,尤其对剖面上的酸度特征研究不够全面。本研究选取4种利用方式(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下4种母质(红砂岩、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红壤和板页岩)发育的红壤,通过测定不同层次(020、2040、4060、6080和80100cm)红壤pH、交换性酸(H+、Al3+)、交换性盐基总量(Ca2+、Mg2+、K+)、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定量每种利用方式和母质在不同层次酸度指标的变化及差异以探明不同利用方式和母质下红壤在剖面层次上的酸度特征及酸化程度,并结合二普剖面pH调查数据及酸碱缓冲容量的测定,计算红砂岩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水稻土酸化速率,为防治红壤酸化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酸化研究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砂岩红壤酸度特征
3.2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母质类型下红壤酸化研究
4.1 不同母质水稻土剖面酸度特征
4.2 水稻土酸化影响因素
4.3 讨论
第五章 水稻土酸化趋势研究
5.1 红砂岩水稻土酸化趋势
5.2 河流冲积物水稻土酸化趋势
5.3 不同母质水稻土酸化速率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川市耕地酸化的成因研究[J]. 温福群,余斌,周富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0)
[2]不同母质发育红壤上玉米生长与土壤pH、交换性铝、交换性钙的关系[J]. 梁文君,蔡泽江,宋芳芳,周世伟,艾天成,徐明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3]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J].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黄建凤,李苹,付弘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不同开垦年限水稻土还原性物质含量及其分布[J]. 张广才,查文文,关连珠,张昀,高晓丹,吴春龙,陈伟伟,王明达.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6)
[5]吉林西部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酸缓冲性能研究[J]. 韩春爽,武俊男,秦治家,高强,刘淑霞.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6]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敖玉琴,张维,田玉华,李晓,葛仁山,尹斌,朱兆良. 土壤. 2016(02)
[7]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J]. 赵凯丽,蔡泽江,王伯仁,文石林,周晓阳,孙楠.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8]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J]. 周晓阳,徐明岗,周世伟,Colinet Gilles.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9]不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J]. 姬钢,徐明岗,文石林,王伯仁,张璐,刘立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10]沿海湿地松防护林土壤pH值空间变异分析[J]. 陈灿,洪滔,林勇明,李键,洪伟,吴承祯.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9)
博士论文
[1]红壤丘陵区耐酸牧草筛选与铝毒控制技术研究[D]. 文石林.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大气氮沉降对中国亚热带不同立地森林红壤酸化及其机理的研究[D]. 孙本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酸化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淋失机理及金属离子的反应动力学[D]. 王代长.华中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母质红壤的酸化特征及趋势[D]. 赵凯丽.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酸化特征及趋势[D]. 姬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3]添加不同作物秸秆对土壤酸度变化的影响[D]. 兰丽丽.吉林农业大学 2015
[4]氮肥施用和模拟酸沉降对土壤酸化作用的影响研究[D]. 周建.浙江大学 2013
[5]长期施肥土壤的酸碱缓冲性能及红壤石灰改良[D]. 雷永程.福建农林大学 2010
[6]秸秆类型和土壤性质对CO2-C释放速率和土壤pH影响的研究[D]. 周领.浙江大学 2010
[7]低丘红壤区土壤特性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罗明.南京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9354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酸化研究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砂岩红壤酸度特征
3.2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母质类型下红壤酸化研究
4.1 不同母质水稻土剖面酸度特征
4.2 水稻土酸化影响因素
4.3 讨论
第五章 水稻土酸化趋势研究
5.1 红砂岩水稻土酸化趋势
5.2 河流冲积物水稻土酸化趋势
5.3 不同母质水稻土酸化速率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川市耕地酸化的成因研究[J]. 温福群,余斌,周富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0)
[2]不同母质发育红壤上玉米生长与土壤pH、交换性铝、交换性钙的关系[J]. 梁文君,蔡泽江,宋芳芳,周世伟,艾天成,徐明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8)
[3]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J]. 黄巧义,唐拴虎,张发宝,张木,黄旭,黄建凤,李苹,付弘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6)
[4]不同开垦年限水稻土还原性物质含量及其分布[J]. 张广才,查文文,关连珠,张昀,高晓丹,吴春龙,陈伟伟,王明达.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06)
[5]吉林西部不同种植年限水稻土酸缓冲性能研究[J]. 韩春爽,武俊男,秦治家,高强,刘淑霞. 东北农业科学. 2016(02)
[6]脲胺氮肥对太湖地区稻田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敖玉琴,张维,田玉华,李晓,葛仁山,尹斌,朱兆良. 土壤. 2016(02)
[7]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J]. 赵凯丽,蔡泽江,王伯仁,文石林,周晓阳,孙楠. 中国农业科学. 2015(23)
[8]长期施肥下我国南方典型农田土壤的酸化特征[J]. 周晓阳,徐明岗,周世伟,Colinet Gilles.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06)
[9]不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J]. 姬钢,徐明岗,文石林,王伯仁,张璐,刘立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9)
[10]沿海湿地松防护林土壤pH值空间变异分析[J]. 陈灿,洪滔,林勇明,李键,洪伟,吴承祯. 广东农业科学. 2015(09)
博士论文
[1]红壤丘陵区耐酸牧草筛选与铝毒控制技术研究[D]. 文石林.湖南农业大学 2012
[2]大气氮沉降对中国亚热带不同立地森林红壤酸化及其机理的研究[D]. 孙本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酸化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淋失机理及金属离子的反应动力学[D]. 王代长.华中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不同母质红壤的酸化特征及趋势[D]. 赵凯丽.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红壤酸化特征及趋势[D]. 姬钢.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3]添加不同作物秸秆对土壤酸度变化的影响[D]. 兰丽丽.吉林农业大学 2015
[4]氮肥施用和模拟酸沉降对土壤酸化作用的影响研究[D]. 周建.浙江大学 2013
[5]长期施肥土壤的酸碱缓冲性能及红壤石灰改良[D]. 雷永程.福建农林大学 2010
[6]秸秆类型和土壤性质对CO2-C释放速率和土壤pH影响的研究[D]. 周领.浙江大学 2010
[7]低丘红壤区土壤特性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罗明.南京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9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4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