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蝗虫微孢子虫ALSWP2基因功能初探

发布时间:2021-07-05 19:07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属单细胞原生动物,是直翅目昆虫中蝗虫的专性寄生物。蝗虫微孢子虫在蝗虫防治实践中可诱发虫病流行起到持续性压低种群密度的效果,作为一种昆虫病原微生物具不污染环境、对人畜无毒等优点,从而使得对蝗虫微孢子虫的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治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的孢壁是与宿主最先直接接触的部分,其中的孢壁蛋白(spore wall protein)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孢壁蛋白成为微孢子虫研究的热点。目前报道的微孢子虫孢壁蛋白有13种,但其作用机制及具体的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已鉴定出的5种蝗虫微孢子虫假定孢壁蛋白的基础上,选取其中1种假定孢壁蛋白(ALSWP2)进行了研究,包括序列特征及转录分析、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该蛋白的功能以及侵染和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蝗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作用靶标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ALSWP2的序列分析及转录分析运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预测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它的大小约23KD,N-糖基化位点有两个,O-糖基化位点有一个,并且在N端有XBBXBX基本类型的肝...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蝗虫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1.2.1 蝗虫微孢子虫的生活史及形态特征
        1.2.2 蝗虫微孢子虫分类地位
        1.2.3 蝗虫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
        1.2.4 蝗虫微孢子虫目前研究进展
    1.3 孢壁蛋白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实验技术路线
第2章 ALSWP2 的序列及转录分析
    2.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序列分析
        2.2.2 蝗虫微孢子虫及被感染蝗虫中肠组织及脂肪体组织的提取
        2.2.3 感染蝗虫微孢子虫蝗虫中肠及脂肪体 RNA 的提取
        2.2.4 RNA 中基因组 DNA 的去除
        2.2.5 第 1 链 cDNA 的制备
        2.2.6 蝗虫微孢子虫 ALSWP2 的 RT-PCR 检测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蝗虫微孢子虫 ALSWP2 的鉴定
        2.3.2 蝗虫微孢子虫 ALSWP2 序列分析
        2.3.3 蝗虫微孢子虫 ALSWP2 转录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第3章 ALSWP2 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3.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试剂及配方
    3.2 实验方法
        3.2.1 蝗虫微孢子虫总 RNA 的提取
        3.2.2 RNA 中基因组 DNA 的去除
        3.2.3 第 1 链 cDNA 的制备
        3.2.4 ALSWP2 基因片段的扩增
        3.2.5 ALSWP2 基因的克隆
        3.2.6 重组 ALSWP2 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3.2.7 重组 ALSWP2 的纯化
        3.2.8 重组 ALSWP2 的免疫印迹检测
    3.3 实验结果
        3.3.1 蝗虫微孢子虫基因组 RNA 的提取
        3.3.2 ALSWP2 基因的克隆和载体连接
        3.3.3 孢壁蛋白 ALSWP2 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
        3.3.4 western blot 检测
    3.4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孢壁蛋白 ALSWP2 功能的初步探讨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RNAi 注射
        4.2.2 RNAi 试验中蝗虫微孢子虫 ALSWP2 基因的 RT-PCR 扩增
        4.2.3 室内生物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双链 RNA 的制备和纯化
        4.3.2 RNAi 后沉默效率的检测
        4.3.3 RNAi 后 RT-PCR 结果
        4.3.4 RNAi 后蝗虫死亡率检测
    4.4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孢子虫蛋白质及其与宿主互作的研究进展[J]. 吴正理,李艳红,宋元达.  蚕业科学. 2009(04)
[2]蝗虫微孢子虫与绿僵菌协调使用对东亚飞蝗的毒力测定[J]. 丁晓宇,张龙.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9(01)
[3]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研究[J]. 高永珍,黄可威.  蚕业科学. 1999(03)
[4]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孢子表面蛋白的选择性分离与总蛋白比较分析[J]. 郭锡杰,黄可威.  蚕业科学. 1995(04)
[5]蝗虫微孢子虫对东亚飞蝗的实验感染[J]. 王丽英,严毓骅,管致和.  昆虫学报. 1990(01)
[6]微孢子虫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和研究[J]. 王丽英,严毓骅.  生物防治通报. 1988(01)

博士论文
[1]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孢壁蛋白SWP26的研究[D]. 李艳红.西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蝗虫微孢子虫孢壁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 冷赫.黑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6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66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8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