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根际土活性碳氮组分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1-07-05 19:14
华北平原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夏玉米复种模式是该区域长期常见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不同作物种植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研究选择玉米-小麦、大豆-小麦、花生-小麦、甘薯-小麦4种种植模式,以作物根际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作物根际及非根际土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及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探讨华北平原南部两熟区主要粮食作物多种种植模式与调控途径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种豆科作物(大豆和花生)的土壤根际土和非根际土铵态氮含量都明显增高;其硝态氮含量在根部提高较高,尤其在苗期和快速生长期明显高于玉米和甘薯,但豆科作物对非根际土硝态氮含量的改变作用有限。而玉米的非根际土硝态氮含量则明显高于大豆、花生和甘薯。2.不同作物都有较强的根部激发作用,使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该激发作用在作物苗期较强,至快速生长期减弱;微生物碳氮比则在不同作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随不同生长阶段变化而变化,表明不同作物在短期内可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3.土壤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与铵态氮、硝态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际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1.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化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碳含量的测定
2.3.2 土壤氮含量的测定
2.3.3 土壤酶活的测定
2.3.4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2.3.5 土壤矿化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
3.1.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1.2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3.1.3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
3.1.4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
3.1.5 秋粮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
3.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
3.2.1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2.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3.2.3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
3.2.4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
3.2.5 冬小麦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
3.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3.3.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3.3.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温度的变化
3.3.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3.4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净氮矿化与硝化的变化特征
3.4.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无机氮库动态变化
3.4.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动态变化
3.4.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硝化速率动态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
4.1.2 不同种植模式对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
4.1.3 不同作物碳氮指标与酶活相关性分析
4.1.4 不同前茬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土壤呼吸及矿化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丁新宇,王自奎,杨轩,杜珊珊,沈禹颖.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4)
[2]两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丁瑞霞,王维钰,张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8)
[3]施氮量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付智丹,周丽,陈平,杜青,庞婷,杨文钰,雍太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10)
[4]温度对川西亚高山3种森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李志杰,杨万勤,岳楷,贺若阳,杨开军,庄丽燕,谭波,徐振锋. 生态学报. 2017(12)
[5]毛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重金属、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J]. 郭华,陈俊任,钟斌,刘晨,吴家森,何丽芝,叶正钱,柳丹. 生态学报. 2017(18)
[6]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矿质氮库及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J]. 肖好燕,刘宝,余再鹏,万晓华,桑昌鹏,周富伟,黄志群.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3)
[7]不同类型作物生长对土壤有效氮构成和氮肥转化利用的影响[J]. 曾科,杨兰芳,于婧,李彬波,汪正祥.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1)
[8]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赵财,陈桂平,柴强,文玉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9]丹江口库区覆膜耕作土壤净氮矿化随夏玉米生长期的变化[J]. 王伟,于兴修,汉强,徐苗苗,任瑞,张家鹏.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10]农田土壤氮矿化研究进展[J]. 王伟,于兴修,刘航,汉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16(10)
硕士论文
[1]关中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农田碳平衡的影响[D]. 王维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关中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效应研究[D]. 张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生长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D]. 司婷.湖南农业大学 2012
[4]施肥对烤烟和花生生长及根际养分变化的影响[D]. 张淑霞.西南大学 2012
[5]根际土壤不同形态碳、氮的含量及特性研究[D]. 李晓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6661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根际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1.2.2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2.3 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矿化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碳含量的测定
2.3.2 土壤氮含量的测定
2.3.3 土壤酶活的测定
2.3.4 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
2.3.5 土壤矿化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
3.1.1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1.2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3.1.3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
3.1.4 秋粮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
3.1.5 秋粮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
3.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特征
3.2.1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3.2.2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3.2.3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变化
3.2.4 冬小麦作物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土壤酶活的变化
3.2.5 冬小麦作物不同指标相关分析
3.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呼吸的变化特征
3.3.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
3.3.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温度的变化
3.3.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3.4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净氮矿化与硝化的变化特征
3.4.1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无机氮库动态变化
3.4.2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动态变化
3.4.3 冬小麦季不同种植模式内土壤净氮硝化速率动态变化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根际土和非根际土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
4.1.2 不同种植模式对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的影响
4.1.3 不同作物碳氮指标与酶活相关性分析
4.1.4 不同前茬种植模式对冬小麦土壤呼吸及矿化的影响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丁新宇,王自奎,杨轩,杜珊珊,沈禹颖. 中国农业科学. 2017(24)
[2]两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J]. 丁瑞霞,王维钰,张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8)
[3]施氮量对玉米/大豆套作系统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付智丹,周丽,陈平,杜青,庞婷,杨文钰,雍太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10)
[4]温度对川西亚高山3种森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 李志杰,杨万勤,岳楷,贺若阳,杨开军,庄丽燕,谭波,徐振锋. 生态学报. 2017(12)
[5]毛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重金属、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特征[J]. 郭华,陈俊任,钟斌,刘晨,吴家森,何丽芝,叶正钱,柳丹. 生态学报. 2017(18)
[6]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矿质氮库及氮矿化速率的季节动态[J]. 肖好燕,刘宝,余再鹏,万晓华,桑昌鹏,周富伟,黄志群.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3)
[7]不同类型作物生长对土壤有效氮构成和氮肥转化利用的影响[J]. 曾科,杨兰芳,于婧,李彬波,汪正祥.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1)
[8]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J]. 赵财,陈桂平,柴强,文玉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9]丹江口库区覆膜耕作土壤净氮矿化随夏玉米生长期的变化[J]. 王伟,于兴修,汉强,徐苗苗,任瑞,张家鹏.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2)
[10]农田土壤氮矿化研究进展[J]. 王伟,于兴修,刘航,汉强. 中国水土保持. 2016(10)
硕士论文
[1]关中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农田碳平衡的影响[D]. 王维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2]关中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效应研究[D]. 张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3]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作物生长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D]. 司婷.湖南农业大学 2012
[4]施肥对烤烟和花生生长及根际养分变化的影响[D]. 张淑霞.西南大学 2012
[5]根际土壤不同形态碳、氮的含量及特性研究[D]. 李晓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6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6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