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和水吸力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8 14:09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下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和水吸力变化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不同秸秆施入深度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分布特性进行了模拟。玉米秸秆粉碎成<5 mm的小段且干燥放置,在秸秆施入深度内按干土重的1%配比均匀混施。设置无秸秆还田(CK)、秸秆施入深度15 cm(S15)、秸秆施入深度20 cm(S20)、秸秆施入深度25 cm(S25)、秸秆施入深度30 cm(S30)5个处理,并用微型张力计(T5)测定土壤水吸力值。结果表明: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有影响。随着秸秆施入深度的增加,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累积入渗量减小;秸秆施入深度对湿润锋运移影响较明显;相同入渗深度下,含有秸秆土层的含水量比不含有秸秆土层的含水量明显增加。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吸力有重要影响,土壤水吸力的变化反映了土层中水分的变化,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水吸力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不同秸秆施入深度,导致各处理在同一土层深度下,土壤水吸力峰值和达到峰值的时间出现差异,秸秆施入深度越深,土壤水吸力的峰值相对较大,达到峰值的时间相对较长。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分运移和水吸力变化的影响


秸秆施入深度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对比图,入渗,秸秆


由图3可知,秸秆施入深度对累积入渗量有影响,累积入渗量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不同秸秆施入深度下,累积入渗量均小于对照。对比图2可知,累积入渗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与湿润锋运移距离大致相同。选取6个典型入渗时间,在0.05显著水平上进行 Duncan多重比较(表2)。秸秆施入深度对累积入渗量有影响,随着入渗时间延长,差异越明显。秸秆施入深度对湿润锋的影响大于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秸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水分运移的速度,同时秸秆需吸附一定含量的水分,导致水流连续性通道被截断,水分停留相同深度时间增大。

土壤图,秸秆,含水率,土壤


在湿润深度相同下,秸秆的存在使秸秆下部土层含水率降低,秸秆施入深度越深,效果越明显,体现了秸秆具有储水和阻碍水分向下运移的作用,这与王曼华等[11]研究秸秆双层覆盖对水盐运动影响结果一致。2.4 秸秆施入深度对土壤水吸力变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J]. 刘继龙,李佳文,周延,付强,张玲玲,刘璐.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7)
[2]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性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李荣,侯贤清,吴鹏年,李培富,王西娜.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8)
[3]秸秆还田方式对种床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 赵宏波,何进,李洪文,王庆杰,李问盈,刘文政.  农业机械学报. 2018(S1)
[4]秸秆还田下灌水量对土壤水分运移特性研究[J]. 郑欣荣,王利书,齐鸣,刘婧然,程东娟.  节水灌溉. 2018(11)
[5]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 隋鹏祥,张文可,梅楠,田平,王英俨,孙悦,孟广鑫,苏业涵,齐华.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4)
[6]秸秆双层覆盖对盐碱地水盐运动影响初步研究[J]. 王曼华,陈为峰,宋希亮,李贤红,胡琴,邓从.  土壤学报. 2017(06)
[7]土壤水吸力对控释尿素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J]. 王苓,张民,刘之广,刘备,李涛,耿计彪.  土壤学报. 2017(02)
[8]秸秆颗粒形态对沟灌入渗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J]. 郑健,王燕,蔡焕杰,张恩继,孙雨欣.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6(01)
[9]秸秆还田研究进展[J]. 安丰华,王志春,杨帆,杨洪涛.  土壤与作物. 2015(02)
[10]具有秸秆夹层层状土壤一维垂直入渗水盐分布特征[J]. 张金珠,王振华,虎胆·吐马尔白.  土壤. 2014(05)

硕士论文
[1]秸秆还田下微咸水入渗特征及土壤水盐运移分布影响[D]. 闪佳黛.河北工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9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89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1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