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19:02
点源污染在我国长期受到重视,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学者以及政府的重视,因此也一度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大省以及人口大省,在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伴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大量投入、但利用率低,畜禽养殖业也呈现规模化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加剧迫使环境遭受严重的威胁,不仅对大气、土壤、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而且最终农业面源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将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影响。此时,农村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户环保意识薄弱,技术落后等导致农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使得农村面源污染日益加剧。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检测与防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则成为今后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与解决的。总结导致面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负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包括隐蔽性、分散性、广泛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易检测性等,这便使得面源污染的问题在解决上极为...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化肥、农药带来的外部性曲线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农膜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农户们利用农膜覆盖的方式以保持水分及热量,其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塑料薄膜,因农膜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酞酸酯含量超过其最高残留限量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产生的污染现象。农膜污染又被称为“土壤的白色污染”,具有隐蔽性强、不易降解等特点,在农田里掀起了一嘲白色革命”。山东省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地膜,因增温、保湿、提高作物产量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良好的,所以在全省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但最终农膜的强度会降低,过程中会转变为细小的碎片,即使农作物在收获之后这些小碎片也很难被回收,且由于不易降解的特征将会使其在长时间内都残存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有资料显示,2012年山东省的地膜使用总量已经占据全国总使用量的11.14%,地膜的总覆盖面积也已经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1.97%,数量上来看是极高的。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为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所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是日益显著。根据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区的相关资料表示,农膜使用后的回收率是较低的,仅为33%,残留于土壤中占比约在20-30%左右,这必将导致土壤的通透性会降低,使得土壤的蓄水、容重等物质理性受到较大影响,进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图2为2003-2017年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按照20-30%的残留率,2006年农膜使用总量为近十五年最高,其年度残留总量在6.87-10.31万吨的区间内,近十五年的残留总量在95.08-142.62万吨区间内。数量是惊人的,后果是意想不到的,影响也具有深远性。图22003-2017年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3塑料农膜污染
等。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日益增加。图 3为山东省 1978-2016 农业人口数走势图,图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的数量呈现下滑趋势,但因为基数仍然较大,与之并存的就是产生的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按照山东省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山东省在 2016 年时,农业人口数达到 5056 万人,每人每天按产生 0.5KG 的垃圾来计算,每天共计可产生 2.53万吨,全省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达到 923.45 万吨。在这其中包含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的、有害的以及可循环利用的,因农村生活设施有限,大部分被肆意堆放、丢弃,在雨水的冲刷下,许多有害物质便会随之渗透到地下水、地表水流中,从而影响水质、破坏土壤,产生的臭气中含有甲烷、氨气、硫化氢等,对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的验证[J]. 高如梦,杜江,李晓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12)
[2]中国农业增长与化肥面源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J]. 揭昌亮,王金龙,庞一楠. 农村经济. 2018(11)
[3]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 程序,张艳. 世界农业. 2018(11)
[4]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15年的数据分析[J]. 陈栋,刘鹏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3)
[5]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冷银,陈光. 南方农机. 2018(08)
[6]美国农业化肥非点源污染治理对中国的启示[J]. 赵学娇,董敏,徐会勇,陈秋红. 世界农业. 2018(03)
[7]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 于骥,蒲实,周灵. 农村经济. 2016(09)
[8]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政策变革: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 韩洪云,夏胜.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6)
[9]青岛市农业经济增长与面源污染关系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J]. 史磊,井晓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的成因及负外部性研究[D]. 刘聪.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 张瀚文.扬州大学 2018
[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治保障研究[D]. 敦洁.河南师范大学 2018
[3]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 王彦.石河子大学 2018
[4]黄土高原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江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8
[5]云梦县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D]. 曹梦潮.中南民族大学 2018
[6]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研究[D]. 蔡路灵.河南大学 2017
[7]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 叶剑毫.湖南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99856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化肥、农药带来的外部性曲线
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农膜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促进农作物生长农户们利用农膜覆盖的方式以保持水分及热量,其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塑料薄膜,因农膜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酞酸酯含量超过其最高残留限量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产生的污染现象。农膜污染又被称为“土壤的白色污染”,具有隐蔽性强、不易降解等特点,在农田里掀起了一嘲白色革命”。山东省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地膜,因增温、保湿、提高作物产量等,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良好的,所以在全省范围内得以迅速推广,但最终农膜的强度会降低,过程中会转变为细小的碎片,即使农作物在收获之后这些小碎片也很难被回收,且由于不易降解的特征将会使其在长时间内都残存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有资料显示,2012年山东省的地膜使用总量已经占据全国总使用量的11.14%,地膜的总覆盖面积也已经占到全省总耕地面积的31.97%,数量上来看是极高的。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在为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所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是日益显著。根据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区的相关资料表示,农膜使用后的回收率是较低的,仅为33%,残留于土壤中占比约在20-30%左右,这必将导致土壤的通透性会降低,使得土壤的蓄水、容重等物质理性受到较大影响,进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图2为2003-2017年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按照20-30%的残留率,2006年农膜使用总量为近十五年最高,其年度残留总量在6.87-10.31万吨的区间内,近十五年的残留总量在95.08-142.62万吨区间内。数量是惊人的,后果是意想不到的,影响也具有深远性。图22003-2017年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3塑料农膜污染
等。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在日益增加。图 3为山东省 1978-2016 农业人口数走势图,图中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人口的数量呈现下滑趋势,但因为基数仍然较大,与之并存的就是产生的生活垃圾所带来的污染。按照山东省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山东省在 2016 年时,农业人口数达到 5056 万人,每人每天按产生 0.5KG 的垃圾来计算,每天共计可产生 2.53万吨,全省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达到 923.45 万吨。在这其中包含可降解与不可降解的、有害的以及可循环利用的,因农村生活设施有限,大部分被肆意堆放、丢弃,在雨水的冲刷下,许多有害物质便会随之渗透到地下水、地表水流中,从而影响水质、破坏土壤,产生的臭气中含有甲烷、氨气、硫化氢等,对大气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的验证[J]. 高如梦,杜江,李晓涛.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12)
[2]中国农业增长与化肥面源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吗?[J]. 揭昌亮,王金龙,庞一楠. 农村经济. 2018(11)
[3]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及启示[J]. 程序,张艳. 世界农业. 2018(11)
[4]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15年的数据分析[J]. 陈栋,刘鹏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3)
[5]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冷银,陈光. 南方农机. 2018(08)
[6]美国农业化肥非点源污染治理对中国的启示[J]. 赵学娇,董敏,徐会勇,陈秋红. 世界农业. 2018(03)
[7]四川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 于骥,蒲实,周灵. 农村经济. 2016(09)
[8]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政策变革:美国经验及其启示[J]. 韩洪云,夏胜.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6)
[9]青岛市农业经济增长与面源污染关系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J]. 史磊,井晓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国农业化肥面源污染的成因及负外部性研究[D]. 刘聪.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扬州市开发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 张瀚文.扬州大学 2018
[2]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治保障研究[D]. 敦洁.河南师范大学 2018
[3]新疆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D]. 王彦.石河子大学 2018
[4]黄土高原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及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江军.陕西师范大学 2018
[5]云梦县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D]. 曹梦潮.中南民族大学 2018
[6]河南省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研究[D]. 蔡路灵.河南大学 2017
[7]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研究[D]. 叶剑毫.湖南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99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99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