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基于小尺度的白沙村农业园区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空间变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4 14:16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室内分析化验并在ArcGIS9.3平台下,结合地统计学法、常规统计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下双流县太平镇附近某农业园区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8.09±=5.66gkg-1,全氮1.05±0.36gkg-1、和碱解氮56.7±26.2mg kg-1。单一样本K-S检验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全氮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有机质31.2%,全氮和碱解氮分别为34.2%和46.2%,可见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相对其均值离散程度较高,观测数据差异性较大。(2)研究区有机质、氮素空间变异具有显著向异性特征。有机质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58.8°,长轴变程为250.86m,短轴变程为83.11m:全氮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53.3°,长轴变程为945.52m,短轴变程为200.17m;碱解氮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39.8°,其中,长轴变程为945.52m,短轴变程为177.39m。另外,随机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有机质4...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1.2.2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1.2.3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影响因素分析
    1.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空间变异
    2.1 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常规统计分析
    2.2 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变异函数分析
    2.3 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2.3.1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
        2.3.2 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土壤碱解氮分布特征
3 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影响因素分析
    3.1 土地利用方式
    3.2 土壤颗粒组成
    3.3 土壤pH值
    3.4 坡位
    3.5 坡向
    3.6 坡度
    3.7 海拔高度
    3.8 施肥状况
    3.9 居民点
    3.10 河流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干湿季节下基于遥感和电磁感应技术的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J]. 姚远,丁建丽,雷磊,江红南,张芳,牛涛.  生态学报. 2013(17)
[2]Source Apportion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J]. QU Ming-Kai,LI Wei-Dong,ZHANG Chuan-Rong,WANG Shan-Qin,YANG Yong,HE Li-Yuan.  Pedosphere. 2013(04)
[3]基于受体模型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土壤镉污染源解析[J]. 瞿明凯,李卫东,张传荣,黄标,胡文友.  中国环境科学. 2013(05)
[4]基于地统计学的农田尺度旱地红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J]. 刘祖香,陈效民,靖彦,张佳宝,黄欠如,李秋霞.  土壤通报. 2013(02)
[5]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和地统计学方法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预测[J]. 李启权,王昌全,张文江,余勇,李冰,杨娟,白根川,蔡艳.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6]典型喀斯特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影响因素[J]. 张伟,刘淑娟,叶莹莹,陈洪松,王克林,韦国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13(01)
[7]基于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以云南省建水县为例[J]. 刘晓林,李文峰,杨林楠,徐文博.  土壤通报. 2012(06)
[8]天全河流域土壤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杨玲,何勇,卢俊宇,张世熔,李婷,徐小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3)
[9]云南元阳梯形稻田土壤碳氮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 李凤博,卢光德,周锡跃,岳超,徐春春,倪会祥,杨秀美,方福平.  中国水稻科学. 2012(05)
[10]丹江流域土壤全氮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陕南张地沟小流域为例[J]. 贺敬滢,张桐艳,李光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03)

硕士论文
[1]川中丘陵区旱地土壤养分微地形变异特征研究[D]. 李亨伟.四川农业大学 2008
[2]成都平原土壤氮素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肖.四川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0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0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