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利用LCA法核算农作物生产碳足迹

发布时间:2021-07-24 18:55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利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评价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识别和优化减排措施。本研究基于相同系统边界利用LCA法核算了2014年中国各省以及2002-2014年中、美主要农作物碳足迹,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以及中国与美国碳足迹差异及其原因,核算了中国农业生产减排政策的减排潜力。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三大粮食作物碳足迹均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2014年我国不同地区小麦的单位产量和单位面积碳足迹范围是分别是0.37-1.40 tCO2eq·t-1、1.18-4.32 tCO2eq·hm-2,玉米分别为0.19-1.01 tCO2eq·t-1、1.38-4.79 tCO2eq·hm-2,水稻分别是0.73-1.67 tCO2eq·t-1,5.58-10.46tCO...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利用LCA法核算农作物生产碳足迹


技术路线图

足迹,单位产量,小麦,单位面积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 中国各省三大农作物碳足迹第三章 中国各省三大农作物碳足迹3.1 小麦3.1.1 小麦碳足迹空间分布特征2014 年我国不同地区小麦的 CFY 碳足迹范围是 0.37-1.40 tCO2eqt·-1,CFA 范围是 1.18-4.3tCO2eq·hm-2,西北部小麦碳足迹普遍高于东南部省份(图 3.1)。内蒙古、云南、陕西、山西、宁夏是小麦 CFY 最高的五个省份,分别为 1.40 、1.28、1.12、1.10、0.83tCO2eqt·-1。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是 CFA 最高的五个省份,分别为 4.32、4.23、3.85、3.81、3.74 tCO2eq·hm-2单位产量和单位面积小麦碳足迹最低的省份是黑龙江,其 CFY 为 0.37 tCO2eqt·-1,CFA 为 1.1tCO2eq·hm-2。(a) (b)

足迹,单位产量,玉米,单位面积


图 3. 3 各省玉米成产碳足迹:(a)单位产量碳足迹 (tCO eq·t-1)、(b)单位面积碳足迹 Farm carbonfootprint(tCO2eq·hm-2)Figure 3.3 Carbon footprint of corn in each province :(a),carbon footprint per yield (tCO2eq·t-1grain) ,(b) carbonfootprint per area (tCO2eq·hm-2)3.2.2 玉米碳足迹排放构成施用氮肥造成的农田 N2O 排放以及氮肥生产 CO2排放是各省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各省农田 N2O 排放占 14.8%-27.8%,氮肥生产 CO2排放占玉米碳足迹的 29.9%-56.8%。灌溉耗电 CO2排放是第三大排放源,占 0%-37.7%。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rvoinceN肥生产 农田N O生产 P O 生产K O生产 农药生产 农膜生产柴油 种子生产 电力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inceN肥生产 农田N O生产 P O 生产K O生产 农药生产 农膜生产柴油 种子生产 电力(a)(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肥零增长:回顾与启示[J]. 熊英,吴健.  环境保护. 2017(18)
[2]近50a黄淮海地区降水演变规律[J]. 尹军,吴深,杨志勇,袁喆,袁勇.  人民黄河. 2017(04)
[3]全球气候谈判及对农业的影响[J]. 孙巨青.  世界农业. 2016(05)
[4]中国主要粮食生产的化肥削减潜力及其碳减排效应[J]. 张灿强,王莉,华春林,金书秦,刘鹏涛.  资源科学. 2016(04)
[5]华北平原小麦生产的碳足迹变化动态的研究[J]. 王钰乔,赵鑫,李可嘉,王兴,薛建福,张海林.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2)
[6]近10年中国大陆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分析[J]. 于飞,施卫明.  土壤学报. 2015(06)
[7]应用生命周期法评价我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减排效果[J]. 张卫红,李玉娥,秦晓波,万运帆,刘硕,高清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7)
[8]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减少温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英文)[J]. 刘海涛,李静,李霄,郑延海,冯素飞,蒋高明.  Science Bulletin. 2015(06)
[9]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冬小麦生产碳足迹优化研究[J]. 徐小明.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8)
[10]中国氮磷钾肥制造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估算[J]. 陈舜,逯非,王效科.  生态学报. 2015(19)

博士论文
[1]我国化肥产业发展特征及可持续性研究[D]. 黄高强.中国农业大学 2014
[2]农田减缓气候变化潜力的统计计量与模型模拟[D]. 程琨.南京农业大学 2013
[3]节水灌溉与保护性耕作应对气候变化效果分析[D]. 邹晓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研究[D]. 蔡松锋.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2]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 徐键辉.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1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1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e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