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高浓度DDTs污染场地土壤复配洗脱洗脱-氧化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9:01
  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是一类典型的有机氯农药,是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工业DDT农药通常包括p,p’-DDE、p,p’-DDD、o,p’-DDT和p,p’-DDT四种同系物,DDT及其同系物统称滴滴涕类化合物(DDTs)。DDTs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具有生物蓄积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溶液洗脱法和化学氧化法可以较好的去除土壤中的DDTs。本文研究了溶液洗脱和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对高浓度DDT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选取正丙醇和羟丙基-p-环糊精(HPCD)为洗脱剂对武汉某高浓度滴滴涕类化合物(DDTs)污染场地土壤进行相关的洗脱试验,并嵌合升温、复配和连续洗脱等措施,研究了其对DDTs污染场地土壤的洗脱修复效果;选取过硫酸钠为氧化剂,采用热活化技术氧化泥浆系统中的高浓度DDTs,考察了浓度、pH、矿物以及氧化次数等因素对氧化效率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还把溶液洗脱和化学氧化相结合,采用先洗脱后氧化的方式探讨了联合修复的效果。洗脱试验表明,升高温度对D...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浓度DDTs污染场地土壤复配洗脱洗脱-氧化联合修复技术研究


图1-2我国有机氯农药(OCPs)类污染场地分布??Fig.?1-2?Distribution?of?OCPs?contaminated?sites?in?China??

示意图,表面活性剂,示意图


其在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逐步加快的今天,遗留的污染场地严重影响±地的二??次开发利用。??图1-2显示的是OCPs生产企业的分布情况,可清楚的看到,多数企业分布在??沿海人曰稠密的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这些工厂必将或已经面临开发利用,大多??数遗留的污染场地尚未经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就已转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或正??面临着急切的用地功能转换和二次开发利用问题然而残存在这些场地中高风险的??污染±壤将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环境安全乃至社会民生,是亟需解决的±壤环境问题??[29,30]??。??图1-2我国有机氯农药(OCPs)类污染场地分布??Fig.?1-2?Distribution?of?OCPs?contaminated?sites?in?China??2有机氯农药污染±读修复技术??从广义上讲,±壤修复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各种污染±壤进行治理和定??向培育的过程。具体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或转化止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tw。??8??

去除率,过硫酸,硫酸纳


g?自?lllUlku??10?20?30?40?50?100?200?500?800??过硫酸钢浓度(mmol/L)??图4-3?DDTs去除率与温度的关系??Fig.?4-3?The?effect?of?temperature?on?oxidation?of?DDTs?in?Wuhan?soil??3丄3?pH对过硫酸纳去除DDTs的影响??图4-4阐述的是温度为50。过硫酸钢浓度为30mmol/L条件下,pH?(=3,?5,?7,??10,12)对热活化过硫酸钢降解DDTs的影响。由图可知,DDTs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的升高而下降,溶液pH由3増大到12时,总量DDTs的去除率由87%下降到了??62%,其余四种同系物(ap'-DDE、ap'-DDD、o,p'-DDT、py-DDT)的去除率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当pH在酸性到中性范围内变化时,pH的变化对氧化效率??的影响并不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废弃生产场地有机氯农药的残留与迁移特征[J]. 蘧丹,姜世中,唐阵武,何洁,程家丽.  岩矿测试. 2013(04)
[2]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修复研究进展[J]. 叶茂,杨兴伦,魏海江,卞永荣,王芳,谷成刚,蒋新.  土壤学报. 2012(04)
[3]热活化过硫酸钠处理水溶液及泥浆系统中1,1,1-三氯乙烷的研究[J]. 顾小钢,吕树光,邱兆富,隋倩,林匡飞,刘勇弟.  环境科学学报. 2012(06)
[4]国内外农药使用与残留控制体系[J]. 王茂华,唐茂芝.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5]Methyl-β-cyclodextrin enhanced biodegrada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associated microbial activity in contaminated soil[J]. Peter Christi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2(05)
[6]不同洗脱剂对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比较[J]. 熊雪丽,占新华,周立祥.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1)
[7]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s of accelerated-solvent extraction,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for determining PCBs, HCHs and DDTs in sediments[J]. 张蓬,葛林科,周传光,姚子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1(05)
[8]中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 骆永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03)
[9]不同化学氧化剂对焦化污染场地多环芳烃的修复效果[J]. 赵丹,廖晓勇,阎秀兰,崇忠义.  环境科学. 2011(03)
[10]DDT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J]. 黄洋,朱骏,赵维,赵浩,徐炎华.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硕士论文
[1]国际背景下我国农药使用及行业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研究[D]. 王润涵.浙江大学 2013
[2]PAHs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研究[D]. 王春艳.北京化工大学 2012
[3]热脱附技术修复DDTs污染土壤的研究[D]. 王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洗脱剂筛选及洗脱条件优化[D]. 熊雪丽.南京农业大学 2011
[5]DDT在污染场地中的迁移分布规律研究[D]. 易爱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羟丙基-β-环糊精对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洗脱研究[D]. 刘宏.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