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腐植酸级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尿素的调控

发布时间:2021-07-27 16:01
  尿素是我国最主要的氮肥品种,因其活性高、利用率低,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风险等问题十分突出。对尿素氮肥进行改性增效,大幅度提高其利用率,是我国氮肥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腐植酸与尿素结合能够提高肥料稳定性并改善氮肥肥效,但尚缺乏腐植酸结构性对这一过程的调控效应及相应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本文以我国丰富的风化煤为原料,通过不同分级技术制备具有不同结构性的腐植酸级分,表征各级分的结构特征,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腐植酸与尿素结合产物的结构特征,分析腐植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对作物生长与肥料氮去向的影响,结合腐植酸和腐植酸尿素的结构特征,探究其调控机理。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节pH和超滤两种分级方法均可以分离出具有不同结构的腐植酸级分。pH分级级分集中在pH 3~7段,占所有级分总量的90%,pH分级级分具有较高的芳香度和质子化芳香碳结构,且各级分的酸性官能团、脂肪碳和质子化芳香碳结构随pH的提高而降低,芳香度和非质子化芳香碳结构则呈相反趋势。超滤分级分子量>100kDa的级分占所有级分的72%,各级分结构与组成差异较大,酸性官能团和脂肪碳含量随截留分子量的减小逐渐增加,而芳香度降低。(2)熔...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不同腐植酸级分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尿素的调控


图1-2腐植酸的经典提取流程(窦森,2010)??Fig.?1-2?Scheme?for?the?fractionation?of?humic?acids??

去向,肉食性,食性,工厂生产


加量(HMOkg/hm2)的增加,效果先逐渐增强后减弱。??1.5膺榷黢对尿素氣肥的影响??氮素从生产到消费过程的去向如图14所示,其中,土壤施用过程中的损失量为筑肥总产量??的47%,是肥料孰损失的主要环节(GallowayandCowHng,2002),因此,解决肥料疯施用过程中??的氮素损失问题对提高氮肥资源的利用率意义重大,具有极大的环境、经济与社会价值。??13??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风化煤


图1-5研究技术路线??Fig.?1-5?Technology?roadmap?of?the?study??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腐植酸尿素对玉米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J]. 张水勤,袁亮,李伟,林治安,李燕婷,胡树文,赵秉强,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5)
[2]腐植酸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研究进展[J]. 张水勤,袁亮,林治安,李燕婷,胡树文,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4)
[3]施用腐植酸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袁天佑,王俊忠,冀建华,牛俊义.  核农学报. 2017(04)
[4]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下腐植酸氮肥去向与平衡[J]. 庄振东,李絮花,张健,曹亚茹,王平.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6)
[5]腐植酸尿素对玉米生长及肥料氮利用的影响[J]. 李军,袁亮,赵秉强,李燕婷,张水勤,温延臣,李伟,林治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2)
[6]活化腐植酸–尿素施用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肥利用率及其控制因素的影响[J]. 刘艳丽,丁方军,张娟,戚兴超,谷端银,吴钦泉,李成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10)
[7]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和胡敏酸结构特征的影响[J]. 孟凡荣,窦森,尹显宝,张葛,钟双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01)
[8]传统化肥增效改性提升产品性能与功能[J]. 赵秉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1)
[9]生化抑制剂组合对黄泥田土壤尿素态氮转化的影响[J]. 周旋,吴良欢,戴锋.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5)
[10]低温条件下纳米腐殖酸-尿素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J]. 程亮,徐丽,侯翠红,雒廷亮,张保林,刘国际.  化工学报. 2015(07)

博士论文
[1]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研究[D]. 李燕青.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硕士论文
[1]典型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土壤生态影响研究[D]. 潘攀.四川农业大学 2013
[2]土壤腐殖酸对脲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D]. 许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3]增值尿素的缓释效应及其肥效研究[D]. 孙凯宁.山东农业大学 2010
[4]腐植酸复合肥料的研制与应用[D]. 王玲玲.北京交通大学 2007
[5]土壤腐殖酸分级、表征及其光化学作用研究[D]. 曲风臣.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06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6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d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