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常州市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7 21:52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被大量占用,耕地的大量减少,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耕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了解耕地现状信息和变化情况,分析耕地变化区域、演变方式和变化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面向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从耕地数量、空间布局、景观格局以及配套设施等多个视角出发,提出了一套两个尺度的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指标体系,并分别以常州市和常州金坛市为例展开研究。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耕地自然属性、现状信息和变化特征及主要行业部门对耕地监测的需求,分别从市域和县域两个尺度,构建了一套对耕地数量、空间布局、景观格局、配套设施等全方位分析的指标体系,研究为耕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2)在市域尺度耕地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常州市为研究区,分别从数量、空间布局、景观格局三方面,开展了2004-2011年耕地景观的时空变化分析研究。①数量上:常州市耕地面积(2011年)约占土地总面积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溧阳市、武进区及金坛市;根据耕地变化速度,把常州市耕地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004-2005年...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常州金坛市区位图
(a)旱地 (b)水绕地 (C)水田图3.1耕地的三种类型Fig 3.1 The three types of cultivated land为了便于规划管理,数据库中规定耕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同时规定连片耕地区域之间的田埂、小路、沟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3
图4.丨常州市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图 图4.2常州市20丨1年耕地结构图Fig 4.1 Land use structure of Changzhou City Fig 4.2 Arable land composition of 2011in 2011从耕地在各区县的数量(表4-1)看出:2011年常州市耕地主要分布漂阳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J]. 柯新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姜朋辉,赵锐锋,赵海莉,卢李朋,谢作轮.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6)
[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湖北省耕地压力时空演变特征[J]. 聂艳,罗毅,于婧,陈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1)
[4]地理国情监测的学习札记[J]. 陈俊勇. 测绘学报. 2012(05)
[5]1975年以来黑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变[J]. 姜朋辉,赵锐锋,赵海莉,樊洁平,汪建珍,刘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05)
[6]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J]. 史文中,秦昆,陈江平,张鹏林,余洋,张晓东,胡庆武,黄长青,余长慧,张文,唐雪华,孟庆祥,孟令奎,李建松. 科学通报. 2012(24)
[7]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例[J]. 梁海鸥,宋戈,薛睿,张慧.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3)
[8]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 闫慧敏,刘纪远,黄河清,董金玮,徐新良,王军邦. 地理学报. 2012(05)
[9]云南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J]. 陈运春,郝莉莎,余建新.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9)
[10]浅谈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高新技术[J]. 钟先坤,张贵和,张登波. 江西测绘. 2012(01)
硕士论文
[1]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武琛.山东农业大学 2012
[2]栖霞山区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调控研究[D]. 刘炳良.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天津市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闫帅.天津师范大学 2012
[4]周宁县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刘淑苹.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D]. 李宏.东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6611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常州金坛市区位图
(a)旱地 (b)水绕地 (C)水田图3.1耕地的三种类型Fig 3.1 The three types of cultivated land为了便于规划管理,数据库中规定耕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400平方米,同时规定连片耕地区域之间的田埂、小路、沟渠、林带等狭长条带,如果宽度在3
图4.丨常州市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图 图4.2常州市20丨1年耕地结构图Fig 4.1 Land use structure of Changzhou City Fig 4.2 Arable land composition of 2011in 2011从耕地在各区县的数量(表4-1)看出:2011年常州市耕地主要分布漂阳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J]. 柯新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2]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 姜朋辉,赵锐锋,赵海莉,卢李朋,谢作轮.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6)
[3]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湖北省耕地压力时空演变特征[J]. 聂艳,罗毅,于婧,陈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01)
[4]地理国情监测的学习札记[J]. 陈俊勇. 测绘学报. 2012(05)
[5]1975年以来黑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演变[J]. 姜朋辉,赵锐锋,赵海莉,樊洁平,汪建珍,刘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05)
[6]可靠性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的理论与关键技术探讨[J]. 史文中,秦昆,陈江平,张鹏林,余洋,张晓东,胡庆武,黄长青,余长慧,张文,唐雪华,孟庆祥,孟令奎,李建松. 科学通报. 2012(24)
[7]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以黑龙江省巴彦县为例[J]. 梁海鸥,宋戈,薛睿,张慧.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3)
[8]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J]. 闫慧敏,刘纪远,黄河清,董金玮,徐新良,王军邦. 地理学报. 2012(05)
[9]云南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J]. 陈运春,郝莉莎,余建新. 广东农业科学. 2012(09)
[10]浅谈地理国情监测与测绘高新技术[J]. 钟先坤,张贵和,张登波. 江西测绘. 2012(01)
硕士论文
[1]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 武琛.山东农业大学 2012
[2]栖霞山区耕地空间分布特征及优化调控研究[D]. 刘炳良.山东农业大学 2012
[3]天津市耕地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 闫帅.天津师范大学 2012
[4]周宁县耕地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刘淑苹.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D]. 李宏.东北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