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黄金楼子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28 02:36
以新民市黄金楼子小流域为例,从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涵盖植被3个子系统选择60项评价指标,然后对流域内7种典型植被模式的综合恢复效应利用SVS土壤—植被系统尺度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荒草灌丛模式的植被综合效应最差,而阔叶次生林最优;土壤生物学、土壤化学、土壤物理、植被与影响土壤健康的蔗糖酶活性、有机质、毛管孔隙度、Shannon-Werner指数的关联排序最为密切;对恢复效应贡献最大的地形因子为坡位,其次为海拔,坡向的贡献程度最低。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流域概况
1.2 样地的设置
1.3 评价体系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指标特征值
2.2 植被恢复效应不同模式关联排序
(1)植被子系统。
(2)土壤子系统。
(3)土壤—植被系统。
2.3 植被恢复效应评价指标关联排序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凌河流域凉水河干河子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J]. 孙飞. 地下水. 2018(02)
[2]东港市农户水土保持投资行为机理与实证模型分析[J]. 季阿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08)
[3]彰武县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空间分布研究[J]. 李玉斌.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6(0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张晶.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04)
[5]径流、泥沙与农用化学物质迁移过程研究进展[J]. 邹建飞.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03)
[6]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J]. 漆良华,张旭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7]水土保持对黄河年径流量影响研究[J]. 常丹东,王礼先.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5(S1)
[8]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 孙红雨,王长耀,牛铮,布和敖斯尔,李兵. 遥感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307024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
1.1 流域概况
1.2 样地的设置
1.3 评价体系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指标特征值
2.2 植被恢复效应不同模式关联排序
(1)植被子系统。
(2)土壤子系统。
(3)土壤—植被系统。
2.3 植被恢复效应评价指标关联排序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凌河流域凉水河干河子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J]. 孙飞. 地下水. 2018(02)
[2]东港市农户水土保持投资行为机理与实证模型分析[J]. 季阿兰.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08)
[3]彰武县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空间分布研究[J]. 李玉斌.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6(06)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张晶.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04)
[5]径流、泥沙与农用化学物质迁移过程研究进展[J]. 邹建飞.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03)
[6]湘西北小流域植被恢复综合效应评价[J]. 漆良华,张旭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7]水土保持对黄河年径流量影响研究[J]. 常丹东,王礼先.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5(S1)
[8]中国地表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基于NOAA时间序列数据分析[J]. 孙红雨,王长耀,牛铮,布和敖斯尔,李兵. 遥感学报. 1998(03)
本文编号:3307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