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8-06 09:01
  粒径大小不一的土壤固相物质构成了土壤颗粒,其组合比例直接决定着土壤的基本物理性状,从而对土壤肥力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土壤颗粒是影响土壤结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土地覆被类型对土壤的修复和水土保持的效果不同,因而进一步导致土壤颗粒组成的差异。土壤颗粒分形维数能够定量化反映土壤的结构与质量状况。祁连山南坡土壤环境的脆弱性使得对量化该地区土壤结构与质量状况的研究尤为重要,研究结果可为保护地表植被、使地表植被的覆盖度增加提供指导,可以直接服务于祁连山南坡农牧业生产和生态脆弱区植被修复以及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对防治土壤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采集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的土壤样品对其进行土壤粒度的测定,并计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对比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颗粒组成与分形维数的差异,探讨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0-50 cm 土层深度上的变化规律、分形维数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变化以及影响土壤分形维数高低的主要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祁连山南坡6种土地覆被类型(0-50cm)平均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在2.285~2.541之间。其中,灌木林土壤颗粒分形维数最高... 

【文章来源】: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区概况图

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图3-丨与??图?3-2)

粒径分布,随机法,样方,样地


图3-2祁连山南坡采样点分布??在研究区内设置样地面积为20?mx20?m标准样地,每个样地釆用随机法选??取3个样方(如图3-2所示)。在选定的土地覆被类型区域内规定好样地范围,将??样方框随机置于样地中,随后使用手持GPS对采样点的海拔和经纬度进行信息??采集,同时对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以及样地基本情况等信息进行记录,土壤??样品采集前首先去除表层的植被与枯落物,以环刀法钻取土壤样品并在采样现场??立即对其进行编号、称重并记录,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深度均为50?cm,共分为5??层(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50?cm)。??3.2实验数据测定??3.2.1?土壤颗粒组成百分含量的测定??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土壤颗粒组成??进行百分含量测定,仪器可测定的粒径分布范围是0.02-2000?pm,该仪器测定误??差小于0.3?%,测定结果较为精准,实验过程如下:①将50?mL的烧杯置于天秤??中去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岭中段不同坡向锐齿栎种子雨、土壤种子库与幼苗更新[J]. 卢彦磊,张文辉,杨斌,王亚楠.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6)
[2]不同施肥处理对甘肃河西干旱区棉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影响[J]. 张学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1)
[3]坡向与植物群落对水蚀风蚀交错带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J]. 张凯,徐慧敏,李秧秧.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4]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颗粒多重分形特征[J]. 苏敏,丁国栋,高广磊,张英,郭米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11)
[5]土壤质地分类及其在我国应用探讨[J]. 吴克宁,赵瑞.  土壤学报. 2019(01)
[6]土地利用方式对雅江中游土壤理化性质及颗粒分形特征的影响[J]. 梁博,林田苗,任德智,聂晓刚,万丹,喻武,赵薇.  土壤. 2018(03)
[7]山东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分形维数特征[J]. 张海廷,时延庆.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1)
[8]毛乌素沙地油蒿植冠下土壤粒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张军红,侯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1)
[9]不同林龄栓皮栎林下土壤颗粒分形及养分特征研究[J]. 祝忆伟,张志铭,赵勇,赵河,袁晓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10]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粒度特征[J]. 罗凤敏,高君亮,郝玉光,张格,王丽娜,辛智鸣,吕永军,刘芳.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5)

博士论文
[1]干旱区典型土壤—植物系统中主要重金属行为过程及风险性研究[D]. 刘晓文.兰州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黑土区小流域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及农业生产分区研究[D]. 单培明.东北农业大学 2018
[2]祁连山南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特征研究[D]. 李银霞.青海师范大学 2018
[3]近60年祁连山南坡干旱特征分析[D]. 张航.青海师范大学 2018
[4]基于InVEST模型的祁连山南坡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 魏星涛.青海师范大学 2018
[5]祁连山青海云杉林蒸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 万艳芳.甘肃农业大学 2017
[6]复杂地形区土壤属性制图[D]. 何林华.青海师范大学 2017
[7]祁连山南坡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及其水源涵养特征研究[D]. 戚一应.青海师范大学 2017
[8]坝上地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晓凤.鲁东大学 2016
[9]祁连山南坡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张潇戈.青海师范大学 2016
[10]低山丘陵水稻种植区的地形因素研究[D]. 王姣.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25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25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