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草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6 11:25
为探讨贵州威宁草海在不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选择草海流域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草地、耕地、茶叶林、杉木林、滇杨林、针阔混交林)的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差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草海流域土壤全量养分及有机碳含量处于全国的中低水平,速效养分含量表现为N低P高K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不均衡,且主要受限于N元素。2)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土壤结构及养分含量具有一定差异,草地的土壤容重均值最大,针阔混交林最小;滇杨林的土壤孔性最好,草地和耕地最差;茶叶林的全量养分含量均高于其他立地土壤,针阔混交林的有机碳、有效磷及速效钾的平均含量最高,草地的碱解氮含量最高。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物理结构及N,P,K元素含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表明有机质的添加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4)从土壤质量恢复的角度看,乔、灌木林分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
【文章来源】:林业资源管理.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土壤的物理性质
3.2 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3.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铜仁市万山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陈欢,白晓永,李阳兵,罗光杰,习慧鹏,冉晨,罗旭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1)
[2]喀斯特高原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酶活性的关系[J]. 吴丽芳,王紫泉,王妍,刘云根,杨波,张叶飞.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2)
[3]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0)
[4]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高君亮,罗凤敏,高永,党晓宏,蒙仲举,陈晓娜,段娜. 生态学报. 2019(15)
[5]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冉晨,白晓永,谭秋,罗旭玲,陈欢,习慧鹏. 生态学报. 2018(24)
[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J]. 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冯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7]长三角典型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碳氮响应[J]. 李守娟,杨磊,陈利顶,赵方凯,孙龙. 生态学报. 2018(20)
[8]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 秦趣,陈忠全,姚世美. 水生态学杂志. 2018(02)
[9]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的研究现状[J]. 任秀秀,陈永祥,冯图,薛晓辉,陈群利.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 秦红,李昌晓,任庆水. 生态学报. 2017(10)
本文编号:3325687
【文章来源】:林业资源管理.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
2.2 样品采集及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土壤的物理性质
3.2 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3.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铜仁市万山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演变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陈欢,白晓永,李阳兵,罗光杰,习慧鹏,冉晨,罗旭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0(01)
[2]喀斯特高原不同石漠化程度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酶活性的关系[J]. 吴丽芳,王紫泉,王妍,刘云根,杨波,张叶飞. 生态环境学报. 2019(12)
[3]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牛昱涵,施曼,王心怡,李江叶,张维国,陈金林,高岩,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0)
[4]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高君亮,罗凤敏,高永,党晓宏,蒙仲举,陈晓娜,段娜. 生态学报. 2019(15)
[5]典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景观格局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冉晨,白晓永,谭秋,罗旭玲,陈欢,习慧鹏. 生态学报. 2018(24)
[6]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无机碳比例的影响[J]. 李雄,张旭博,孙楠,张崇玉,徐明岗,冯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7]长三角典型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土壤碳氮响应[J]. 李守娟,杨磊,陈利顶,赵方凯,孙龙. 生态学报. 2018(20)
[8]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J]. 秦趣,陈忠全,姚世美. 水生态学杂志. 2018(02)
[9]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的研究现状[J]. 任秀秀,陈永祥,冯图,薛晓辉,陈群利.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1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 秦红,李昌晓,任庆水. 生态学报. 2017(10)
本文编号:3325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2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