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两株盐碱地土壤链霉菌的鉴定及防病促生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21:17
  近年来,新型抗生素的发现速度变得缓慢,越来越多的病原菌在已知抗生素频繁作用下已经产生了“耐药性”,急需发现新构型、新功能的活性化合物。常规生态环境限制了人们发现新菌种和新构型抗生素型化合物的脚步,极端环境作为一种微生物分离的新型高效的分离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盐碱地作为极端环境的一种,具有pH普遍偏高,可溶性盐含量在1-2%左右的特性,盐碱地土壤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大多具有耐盐碱的性质以及产生一些特殊的生理机制和功能。本研究主要对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地区盐碱化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并对所分离放线菌的抗菌活性及植物促生的活性进行检测,不仅为新菌种的扩充和新型抗生素的获取提供宝贵的资源,也为盐碱环境的开发和改良打下坚实基础。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地区的盐碱化土壤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利用四种分离培养基共分离并纯化得到43株放线菌,通过菌落形态对比发现其中大多数菌株属于链霉菌属。(2)对43株放线菌进行抗真菌活性初筛,共得到7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菌株,其中链霉菌2SGS2具有极强的抗真菌活性,对大豆菌核和大豆疫霉的抗菌活性均可达到90%以上,对其它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 

【文章来源】: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两株盐碱地土壤链霉菌的鉴定及防病促生功能的研究


杜尔伯特地区盐碱化土壤现状Fig.1-1Durbertareasoilsalinitystatusquo

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结构,构型


抗真菌抗细菌活性)。但是绿粘帚霉会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应用范围[32]。木霉菌的拮抗作用和机制作了多年的深入重寄生作用,使菌丝生长变得缓慢还能抑制菌的抗菌机制和分子生物学功能,从中筛选坏侵染途径,通过物理竞争(生存空间、营[34]。究进展年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放线菌有数量大,种类多,易于培养的优势,其研究学者等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链霉菌 右,可产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其结构构型如图36]。研究学者等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两株到 90%左右,而且对大豆植株各项指标均可作为潜在的生物防治因子应用到农业生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了新资源和新方式,应心像化学试剂的使用那样带来对环境的污

结构构,链霉素,潜在作用,菌株


1-3 链霉素的结构构ructure of streptomyci生放线菌的潜在作用用[58]。他们的抗病需求实。Samith 在 1957 年菌株对抗尖孢镰刀菌表菌株进行分离[60],表发展[61],作为反馈, 他能是促进宿主植物的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雷帕霉素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J]. 王彦,徐曦,张立钦,王勇军.  农药学学报. 2016(03)
[2]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J]. 冷国凤.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7)
[3]放线菌定殖及其对马铃薯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陈杰,朱渭兵,郭天文,谭雪莲,王东胜,马云艳,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2015(10)
[4]大庆盐碱地九种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J]. 杜滢鑫,谢宝明,蔡洪生,唐璐,郭长虹.  生态学报. 2016(03)
[5]新疆盐环境棉花黄萎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TRM42561的防效测定和鉴定[J]. 柳成宾,万传星,贾晓宇,张飞,徐彪,范瑛阁,张利莉.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3)
[6]放线菌菌株1706的鉴定及其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J]. 武哲,张俊,孙蕾,刘彦彦,葛蓓孛,张克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03)
[7]蓖麻杂交种耐盐碱能力评价试验初报[J]. 张宝贤,王光明,谭德云,刘红光,杨云峰,孙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3)
[8]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游动孢子侵染野生大豆下胚轴的透射电镜观察[J]. 徐鹏飞,吴俊江,Allen G.Xue,靳立梅,王金生,张小明,李文滨,张淑珍.  大豆科学. 2012(03)
[9]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进展[J]. 李凤霞,郭永忠,许兴.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10]两株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防病效果[J]. 王靖,黄云,姚佳,林姗,李小兰,秦芸.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3)

博士论文
[1]大豆根部内生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 刘重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连作甜瓜蔓根真菌病害发生与放线菌生物防治研究[D]. 赵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黑龙江省大豆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 张军政.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4]哈茨木霉生物防治相关蛋白酶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D]. 刘燕.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大庆盐碱地放线菌筛选、抑菌活性初步探究及新种鉴定[D]. 潘通.东北农业大学 2017
[2]藜芦根内放线菌筛选、抑菌活性初探及Plantactinospora veratri新种鉴定[D]. 邢鹤.东北农业大学 2016
[3]重楼根部放线菌的分离、活性研究及Catellatospora paridis新种的鉴定[D]. 郭思妤.东北农业大学 2016
[4]日本弓背蚁共生放线菌的多样性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D]. 郭丽枫.东北农业大学 2016
[5]三株稀有放线菌的新种鉴定及分离菌株的活性初探[D]. 王书睿.东北农业大学 2014
[6]Actinoplanes lutulentus和Micromonospora jinlongensis的分类学鉴定及分离菌株活性的初步研究[D]. 高瑞霞.东北农业大学 2014
[7]生防菌的筛选及其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D]. 戴蓬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大豆菌核病生防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D]. 王娜.吉林大学 2013
[9]农作物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新属鉴定[D]. 贾飞宇.东北农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34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34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