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对滨海盐碱土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0 17:55
为了探索腐殖酸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入渗参数的影响,进行了5种施量(0,1,3,5,7 g/kg)的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结果表明,入渗时间相同,累积入渗量和湿润锋均随腐殖酸施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入渗深度随腐殖酸施量的增加所需的入渗时间、累积入渗量、剖面平均含水量均不断增加。入渗完成时相较于CK,施量为7 g/kg时累积入渗量、含水量分别增加8.0%,10.0%;施加腐殖酸可促进土壤剖面盐分向土壤深层运移并有效降低土壤pH,相较于CK施量为7 g/kg时0—20 cm土层平均脱盐率增加10.2%;Philip模型和代数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施加腐殖酸条件下水分入渗特征。吸渗率S随腐殖酸施加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减小,综合形状系数α则随着腐殖酸施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另外,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5~0.018,0.004~0.014 cm3/cm3,表明代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含水量的分布。该研究结果可为应用改良剂改良滨海盐碱地的提供一定参考。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5种腐殖酸施量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
5种腐殖酸施量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
在5种腐殖酸施量入渗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见图5。由图5可知,土壤含盐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说明盐分随着水分向土壤深层运移,并在土壤深层累积。通过分析发现,各处理在0—20 cm土层均表现为脱盐,处理0,1,3,5,7 g/kg在0—20 cm土层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2.3%,63.8%,64.6%,68.6%,68.7%,相较于CK,处理1,3,5,7 g/kg脱盐率分别增加2.4%,3.7%,10.0%,10.2%;各处理在20—30 cm土层均表现为积盐效果,处理0,1,3,5,7 g/kg在20—30 cm土层平均积盐率分别为174.9%,189.4%,196.9%,211.0%,213.1%,相较于CK,处理1,3,5,7 g/kg平均积盐率分别增加8.3%,12.6%,20.6%,21.8%。说明脱盐效果随着施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为:(1)腐殖酸在pH 5~9条件下表面带有负电[28],混入土壤后可增加阳离子吸附量;(2)腐殖酸中羧基等官能团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29],通过改善土壤胶体团粒结构[15]进而形成允许吸附离子胶体运动的通道;(3)含水量的增加也使得土壤溶液中离子溶度下降有利于吸附离子胶体水分向下运动。说明施加腐殖酸可以增强土壤盐分淋洗,从而使根区土壤盐分降低,缓解盐分胁迫对作物的危害,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图5 5种腐殖酸施量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腐植酸类物质的施用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 王倩姿,王玉,孙志梅,刘佳,牛劭斌,薛澄,马文奇.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J]. 张梦璇,董智,李红丽,王强,梁玉,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3]CuO/腐植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J]. 刘志雄,张佳丽,洪许言,田桂英,汤志豪,胡明宇. 化工进展. 2018(10)
[4]环渤海缺水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J].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5]盐碱地改良与腐植酸应用技术探讨[J]. 田一良,刘艳升,张海兵. 腐植酸. 2018(03)
[6]改良方式对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J]. 王帅,王楠,张溪,徐俊平,李开忠,陈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7]有机-无机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应研究[J]. 张乐,徐平平,李素艳,孙向阳,张涛,刘子豪,姚丽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2)
[8]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肥损失的影响[J]. 庄振东,李絮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9]盐碱地改良措施研究进展[J]. 路晓筠,项卫东,郑光耀,王艮梅.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2)
[10]褐煤腐植酸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的研究进展[J]. 李艳红,庄锐,张政,赵文波,王平艳,夏举佩,李国斌. 化工进展. 2015(08)
博士论文
[1]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改良滨海盐碱土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 孙在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硕士论文
[1]施用腐殖酸对土壤一维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试验研究[D]. 顾文兰.西安理工大学 2017
[2]滨海盐碱地起垄种植和地力提升技术相结合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张宁.齐鲁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34521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20,34(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5种腐殖酸施量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
5种腐殖酸施量湿润锋深度随时间变化
在5种腐殖酸施量入渗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含盐量的变化见图5。由图5可知,土壤含盐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说明盐分随着水分向土壤深层运移,并在土壤深层累积。通过分析发现,各处理在0—20 cm土层均表现为脱盐,处理0,1,3,5,7 g/kg在0—20 cm土层平均脱盐率分别为62.3%,63.8%,64.6%,68.6%,68.7%,相较于CK,处理1,3,5,7 g/kg脱盐率分别增加2.4%,3.7%,10.0%,10.2%;各处理在20—30 cm土层均表现为积盐效果,处理0,1,3,5,7 g/kg在20—30 cm土层平均积盐率分别为174.9%,189.4%,196.9%,211.0%,213.1%,相较于CK,处理1,3,5,7 g/kg平均积盐率分别增加8.3%,12.6%,20.6%,21.8%。说明脱盐效果随着施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为:(1)腐殖酸在pH 5~9条件下表面带有负电[28],混入土壤后可增加阳离子吸附量;(2)腐殖酸中羧基等官能团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29],通过改善土壤胶体团粒结构[15]进而形成允许吸附离子胶体运动的通道;(3)含水量的增加也使得土壤溶液中离子溶度下降有利于吸附离子胶体水分向下运动。说明施加腐殖酸可以增强土壤盐分淋洗,从而使根区土壤盐分降低,缓解盐分胁迫对作物的危害,为植物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图5 5种腐殖酸施量对土壤剖面含盐量分布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腐植酸类物质的施用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 王倩姿,王玉,孙志梅,刘佳,牛劭斌,薛澄,马文奇.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J]. 张梦璇,董智,李红丽,王强,梁玉,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6)
[3]CuO/腐植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J]. 刘志雄,张佳丽,洪许言,田桂英,汤志豪,胡明宇. 化工进展. 2018(10)
[4]环渤海缺水区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J].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10)
[5]盐碱地改良与腐植酸应用技术探讨[J]. 田一良,刘艳升,张海兵. 腐植酸. 2018(03)
[6]改良方式对盐碱地稻田总有机碳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J]. 王帅,王楠,张溪,徐俊平,李开忠,陈殿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7]有机-无机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应研究[J]. 张乐,徐平平,李素艳,孙向阳,张涛,刘子豪,姚丽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02)
[8]腐植酸氮肥对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及氮肥损失的影响[J]. 庄振东,李絮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05)
[9]盐碱地改良措施研究进展[J]. 路晓筠,项卫东,郑光耀,王艮梅. 江苏农业科学. 2015(12)
[10]褐煤腐植酸的结构、组成及性质的研究进展[J]. 李艳红,庄锐,张政,赵文波,王平艳,夏举佩,李国斌. 化工进展. 2015(08)
博士论文
[1]脱硫石膏与腐植酸改良滨海盐碱土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 孙在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硕士论文
[1]施用腐殖酸对土壤一维入渗和蒸发的影响试验研究[D]. 顾文兰.西安理工大学 2017
[2]滨海盐碱地起垄种植和地力提升技术相结合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 张宁.齐鲁工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34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3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