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坡长条件下扰动地表对紫色土坡面土壤可蚀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4 12:17
  为了探究紫色土地区在不同坡长的条件下,人为扰动地表对坡面土壤可蚀性相关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20m、40m、60m三种超长坡长的径流小区,同时设置相应坡长的自然坡面小区作为对照,通过监测雨季中自然降雨对不同坡长的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的影响,并以产沙量为依据计算不同坡长径流小区的实测土壤可蚀性K值;同时测定雨季前后径流小区不同坡位土壤的机械组成、团聚体、容重、有机质、土壤空隙以及土壤入渗等理化性质,分析这些理化性质在雨季前后在径流小区坡面的变化情况,同时运用诺莫模型公式、EPIC模型公式及Shirazi模型公式估算径流小区坡面土壤的可蚀性K值,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通过实测值对模型公式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紫色土地区的坡面土壤可蚀性的估算。结果表明:(1)不同降雨量及不同的平均雨强的自然降雨会导致不同坡长的径流小区之间的产流产沙量不同;同时在长坡长径流小区存在“径流退化”现象;侵蚀产沙量和径流量在人为扰动小区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作为对照的自然坡面小区中相关性不强。(2)径流小区坡面土壤的颗粒组成和团聚体组成会雨季后在坡面上进行再分配。在上坡位置,人为扰动小区土壤中砂粒和粘粒含量的变化量没有随着...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可蚀性相关概念
    1.2 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与体系
    1.3 土壤可蚀性的测定及计算方法
    1.4 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研究
    1.5 土壤可蚀性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样品采集与分析
    3.3 数据处理
第4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坡面水土流失特征
    4.1 径流及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
    4.2 侵蚀产沙量的变化特征
    4.3 坡长对侵蚀产沙与径流关系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坡面土壤颗粒分布特征
    5.1 雨季前后不同坡长小区坡面表土颗粒组成变化特征
    5.2 雨季前后不同坡长小区坡面表土团聚体变化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坡长小区坡面土壤有机质、孔性特征及入渗性能变化特征
    6.1 雨季前后不同坡长坡面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6.2 土壤容重与土壤空隙特征
    6.3 土壤的入渗性能
    6.4 小结
第7章 土壤可蚀性测算及修正
    7.1 降雨侵蚀力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7.2 土壤可蚀性指标的确定与计算
    7.3 土壤可蚀性的影响因素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参加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坡地林草植被阻止降雨径流侵蚀[J]. 黄茹,黄林,何丙辉,周立江,王峰.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9)
[2]紫色丘陵区几种土壤可蚀性K值估算方法的比较[J]. 史东梅,陈正发,蒋光毅,江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01)
[3]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陡坡地土壤颗粒分布空间变异特征[J]. 陈晓燕,牛青霞,周继,魏朝富,谢德体,何丙辉.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5)
[4]渝北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模式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J]. 赵洋毅,王玉杰,王云琦,赵占军,吴云,陈林.  生态学报. 2010(15)
[5]重庆涪陵区降雨侵蚀力时间分布特征[J]. 史东梅,江东,卢喜平,蒋光毅.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9)
[6]激光衍射法和吸管法分析黏性富铁土颗粒粒径分布的比较[J]. 杨艳芳,李德成,杨金玲,张甘霖,赵玉国,赵文君.  土壤学报. 2008(03)
[7]粤西典型崩岗侵蚀剖面可蚀性因子初步分析[J]. 王艳忠,胡耀国,李定强,杨少芹.  生态环境. 2008(01)
[8]浙江安吉主要林地类型土壤渗透性[J]. 刘道平,陈三雄,张金池,谢莉,姜姜.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3)
[9]不同降雨强度下农地的产流产沙研究[J]. 孙飞达,蒋志荣,王立.  甘肃科学学报. 2005(01)
[10]西藏高原土壤可蚀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初步研究[J]. 王小丹,钟祥浩,王建平.  干旱区地理. 2004(03)

博士论文
[1]不同尺度下紫色土水土流失效应分析[D]. 陈晓燕.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紫色丘陵区土壤可蚀性模拟研究[D]. 张兵.西南大学 2009
[2]我国南方不同类型土壤可蚀性K值及相关因子研究[D]. 张黎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4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4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e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