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5:18
  “民以粮为天,粮以地为本”,而耕地可谓土地中的精华,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严守耕地“红线”。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粮食安全”列为各项任务之首,且提出粮食供给需立足于国内。然而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温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不到世界10%的耕地,必须养活世界22%的人口,较之于人类对耕地资源的无限需求,耕地是极其有限的。在保红线与保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专家学者们也因此更加关注土地问题。地方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垄断着辖区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同时又承担耕地保护职责。当前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成为耕地流失的主要去向,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耕地保护过程中的博弈而导致的个人理性偏好选择成为阻碍耕地保护执行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我国80%的土地违法案件与地方政府有关。因此,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我们都有必要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问题做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为研究主题,以前人对耕地保护绩效理论的研究为前提,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方法体系—耕地保护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湛江市政府实证研究—绩效改善对策的逻辑框架和研究... 

【文章来源】: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地方政府绩效研究
        1.3.2 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1.3.3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研究基础与方法体系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耕地与耕地保护
        2.1.2 绩效与绩效评价
        2.1.3 地方政府
        2.1.4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评价
    2.2 耕地保护理论依据
        2.2.1 土地稀缺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公共选择理论
        2.2.4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2.3 绩效评价方法体系
        2.3.1 绩效评估流程
        2.3.2 层次分析法
        2.3.3 功效函数法
        2.3.4 评价模型
3 我国耕地与耕地保护现状
    3.1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3.1.1 耕地数量减少
        3.1.2 耕地质量降低
        3.1.3 耕地生态环境脆弱
    3.2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正向行为
        3.2.1 耕地占补平衡
        3.2.2 基本农田保护
    3.3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负向行为
        3.3.1 谎报瞒报土地信息
        3.3.2 违法批地用地
        3.3.3 低价出让或转让土地
        3.3.4 违规建项目
        3.3.5 变卖土地以生财
    3.4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考核现状
4 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可操作性原则
        4.1.3 独立性原则
        4.1.4 有效性原则
        4.1.5 可比性原则
    4.2 上级政府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2.1 上级政府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及内涵
        4.2.2 确定指标权重
    4.3 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1 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4.3.2 农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内涵
5 湛江市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评价实证研究
    5.1 湛江市概况
        5.1.1 自然条件
        5.1.2 社会经济
        5.1.3 耕地结构与布局
    5.2 湛江市政府耕地保护绩效评价
        5.2.1 上级政府多因素综合评价
        5.2.2 农民满意度评价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提高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绩效的对策
    6.1 宏观策略
        6.1.1 制度设计
        6.1.2 管理改进
    6.2 微观措施
        6.2.1 耕地数量保护
        6.2.2 耕地质量保护
        6.2.3 耕地生态保护
        6.2.4 其它措施
7 结束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提高耕地质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J]. 李琳凤,李孟刚.  管理现代化. 2013(05)
[2]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J]. 赵小风,黄贤金,钟太洋,张兴榆.  农村经济. 2011(07)
[3]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调整对耕地保护效果影响的计量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金晓斌,丁宁,唐健,张志宏,宋佳楠,赵婕,周寅康.  地理科学. 2011(07)
[4]耕地保护的制度供给实施绩效差异研究[J].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  公共管理学报. 2010(03)
[5]基于数量视角的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J]. 谭术魁,张红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4)
[6]我国耕地保护的绩效评价及其省际差异分析[J]. 吴泽斌,刘卫东,罗文斌,汪友结.  自然资源学报. 2009(10)
[7]地方政府国土资源保护利用考核评价指标的思考[J]. 陈志刚,蒋美生.  国土资源情报. 2009(05)
[8]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 金卫华,唐国滔,刘微微.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6)
[9]基于TOPSIS法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益阳市资阳区为例[J]. 段临湘.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03)
[10]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 张全景,欧名豪,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 2008(09)

博士论文
[1]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D]. 张全景.南京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王占富.西北大学 2012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分析[D]. 吉登艳.江西师范大学 2011
[3]耕地占补质量平衡评价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的研究[D]. 陈涛.四川师范大学 2011
[4]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的绩效研究[D]. 姬东风.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7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47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