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下生物炭对土壤水热盐运移及春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8 07:36
内蒙古河套灌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农田水资源浪费严重。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河套灌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问题。优化灌溉措施和农艺措施,对该地区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壤改良剂,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但生物炭对盐渍土改良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同的灌溉条件为土壤水、热、盐运移及作物产量带来不同影响。为了探究不同灌溉方式下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水、热、盐运移状况及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基于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以三种不同灌溉方式(地下水滴灌、地下水畦灌、黄河水畦灌)与生物炭(30t/hm2)耦合对土壤水热盐运移特征、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中长期综合影响效应,为河套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盐调控提供技术参考,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和盐渍化土壤可持续利用。本研究主要得出一下结论:1)通过对比不施加生物炭条件下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储水量、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规律可以发现,在相同灌溉方式下施加生物炭可以发现,滴灌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可提高土壤储水量(-6.8-3mm),畦灌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储水量影...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技术路线图??Fig.l?Technology?Roadmap??
业论文?13_??450?kg/hm2,氮磷钾复合肥(N质量分数15%,P质量分数15%,K质量分数15%)??337.5?kg/hm2。拔节期前、中、后期追肥3次,抽穗期1次,灌浆期1次,每次追尿??素(N质量分数46%)?75kg/hm2,共追施尿素375kg/hm2,滴灌处理施肥设备为小型??文丘里。试验设计详见表5。??灌水方式为膜下滴灌,滴灌带铺设于地膜中间,每条滴灌带控制两行玉米,张力??计埋于膜内滴头正下方20?cm处以控制灌概,灌水下限-25?kPa。滴灌定额如图4所??示。畦灌处理灌水时间参照当地灌水时间,单次灌溉定额为100?mm,每次灌水用水??表进行控制,分别于2016年于6月23日、7月14日、8月5日进行灌溉,2017??年于6月27日、7月16日、8月3日进行灌概,2018年6月20日、7月17日、??8月6日进行灌溉。灌水水质如表6所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打药等)各个??处理均相同。??表5试验方案??Table.?5?Experiment?Scheme???施肥量???灌水方式?^施二胺?麵复合肥?追??kg/hrf?kg—〗?kg/hm2?? ̄ ̄0?450?337.5?75 ̄ ̄??地下水滴灌??30?450?337.5?75??0?450?337.5?75??地下水地而灌?nc??30?450?337.5?75??0?450?337.5?75??黄河水地面灌?^?r?nc??30?450?337.5?75??350?p???300?-??>2016年?2017年—_?2018年?
.4.2?土壌水分??土壤含水率釆用取土供干法测定。测定深度为100?cm,分别于土层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用土钻取土后将土混合??装入铝盒中随后进行土壤含水率测量。2016-2018年分别于播前、收后及玉米生育期??每10?15天,在膜上(滴头正下方位置)、膜中(滴头与地膜边缘作物中间位置)、膜??间(两作物之间地膜边缘位置)、膜外(两膜之间裸地中间位置)4个位置进行土壤取??样。取土点如图5所示。??,一?、、?7〇?〈一八?"Kn??A?土壤采样点?咖M^e膜中社」P_C?film??Sampling?point?of?soil?^?Ma^m?Insjde??film??film??图5?土壤采样点??Fig.5?Sampling?point?of?soi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董飞,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贾亚琴. 华北农学报. 2020(01)
[2]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水热碳与葵花产量的影响[J]. 屈忠义,胡敏,王丽萍,丁艳宏,高晓瑜.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3)
[3]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J]. 魏永霞,王鹤,肖敬萍,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4)
[4]西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期蒸发蒸腾量模拟模型适用性评价[J]. 肖璐,崔宁博,赵璐,蔡焕杰,胡笑涛,张念,张福娟,虎海波,杨德文. 灌溉排水学报. 2019(S2)
[5]粉垄耕作下施加脱硫石膏和生物炭对盐渍土壤水热盐的影响研究[J]. 哈斯格日乐,屈忠义,王凡. 节水灌溉. 2019(09)
[6]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性质的影响[J]. 胡华英,殷丹阳,曹升,张虹,周垂帆,何宗明. 生态学报. 2019(11)
[7]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及其入渗性能的影响[J]. 魏永霞,王鹤,刘慧,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9)
[8]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J]. 魏永霞,石国新,冯超,吴昱,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8)
[9]生物炭对坡耕地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与预测[J]. 魏永霞,王鹤,刘慧,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7)
[10]生物炭对咸淡轮灌下盐渍土盐分分布和玉米生长的影响[J]. 朱成立,吕雯,黄明逸,翟亚明,强超.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1)
博士论文
[1]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D]. 周阳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河套灌区作物耐盐性评价及种植制度优化研究[D]. 童文杰.中国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盐渍化农田水碳氮运移对不同灌溉方式和生物炭耦合响应试验研究[D]. 丁艳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生物炭肥对土壤性质、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试验研究[D]. 吕一甲.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49483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技术路线图??Fig.l?Technology?Roadmap??
业论文?13_??450?kg/hm2,氮磷钾复合肥(N质量分数15%,P质量分数15%,K质量分数15%)??337.5?kg/hm2。拔节期前、中、后期追肥3次,抽穗期1次,灌浆期1次,每次追尿??素(N质量分数46%)?75kg/hm2,共追施尿素375kg/hm2,滴灌处理施肥设备为小型??文丘里。试验设计详见表5。??灌水方式为膜下滴灌,滴灌带铺设于地膜中间,每条滴灌带控制两行玉米,张力??计埋于膜内滴头正下方20?cm处以控制灌概,灌水下限-25?kPa。滴灌定额如图4所??示。畦灌处理灌水时间参照当地灌水时间,单次灌溉定额为100?mm,每次灌水用水??表进行控制,分别于2016年于6月23日、7月14日、8月5日进行灌溉,2017??年于6月27日、7月16日、8月3日进行灌概,2018年6月20日、7月17日、??8月6日进行灌溉。灌水水质如表6所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打药等)各个??处理均相同。??表5试验方案??Table.?5?Experiment?Scheme???施肥量???灌水方式?^施二胺?麵复合肥?追??kg/hrf?kg—〗?kg/hm2?? ̄ ̄0?450?337.5?75 ̄ ̄??地下水滴灌??30?450?337.5?75??0?450?337.5?75??地下水地而灌?nc??30?450?337.5?75??0?450?337.5?75??黄河水地面灌?^?r?nc??30?450?337.5?75??350?p???300?-??>2016年?2017年—_?2018年?
.4.2?土壌水分??土壤含水率釆用取土供干法测定。测定深度为100?cm,分别于土层0?10cm、10?20??cm、20?30cm、30?40cm、40?60cm、60?80cm、80?100cm?用土钻取土后将土混合??装入铝盒中随后进行土壤含水率测量。2016-2018年分别于播前、收后及玉米生育期??每10?15天,在膜上(滴头正下方位置)、膜中(滴头与地膜边缘作物中间位置)、膜??间(两作物之间地膜边缘位置)、膜外(两膜之间裸地中间位置)4个位置进行土壤取??样。取土点如图5所示。??,一?、、?7〇?〈一八?"Kn??A?土壤采样点?咖M^e膜中社」P_C?film??Sampling?point?of?soil?^?Ma^m?Insjde??film??film??图5?土壤采样点??Fig.5?Sampling?point?of?soil??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物炭对不同浇水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董飞,闫秋艳,段增强,李峰,鲁晋秀,杨峰,李汛,王苗,贾亚琴. 华北农学报. 2020(01)
[2]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壤水热碳与葵花产量的影响[J]. 屈忠义,胡敏,王丽萍,丁艳宏,高晓瑜.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3)
[3]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扩散与溶质弥散持续效应研究[J]. 魏永霞,王鹤,肖敬萍,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4)
[4]西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期蒸发蒸腾量模拟模型适用性评价[J]. 肖璐,崔宁博,赵璐,蔡焕杰,胡笑涛,张念,张福娟,虎海波,杨德文. 灌溉排水学报. 2019(S2)
[5]粉垄耕作下施加脱硫石膏和生物炭对盐渍土壤水热盐的影响研究[J]. 哈斯格日乐,屈忠义,王凡. 节水灌溉. 2019(09)
[6]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酶活性及细菌性质的影响[J]. 胡华英,殷丹阳,曹升,张虹,周垂帆,何宗明. 生态学报. 2019(11)
[7]生物炭对黑土区土壤水分及其入渗性能的影响[J]. 魏永霞,王鹤,刘慧,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9)
[8]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结构与大豆产量的影响[J]. 魏永霞,石国新,冯超,吴昱,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8)
[9]生物炭对坡耕地土壤肥力和大豆产量的影响与预测[J]. 魏永霞,王鹤,刘慧,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7)
[10]生物炭对咸淡轮灌下盐渍土盐分分布和玉米生长的影响[J]. 朱成立,吕雯,黄明逸,翟亚明,强超.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1)
博士论文
[1]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D]. 周阳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河套灌区作物耐盐性评价及种植制度优化研究[D]. 童文杰.中国农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盐渍化农田水碳氮运移对不同灌溉方式和生物炭耦合响应试验研究[D]. 丁艳宏.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生物炭肥对土壤性质、玉米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影响试验研究[D]. 吕一甲.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49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49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