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28 14:12
为连作障碍的生态调控提供技术支撑,采用IonS5TMXL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研究单作烤烟及其与甘薯、丹参和大豆间作对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作物间作烤烟根际土壤48份样品16sRNA的V3~V4区测序共获得3 667 900条有效序列,平均每个样品得到76 415条有效序列,质控有效率达93.77%,以97%的一致性将可分类单元(OTUs)聚类得到6 584个OTUs;间作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提高,多样性降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主要由44个子功能组成,其中包括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膜运输、翻译、复制与修复和能量代谢等,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间作降低烤烟根际土壤细菌的整体代谢能力和遗传信息处理能力。
【文章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2020,48(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烤烟与甘薯、丹参和大豆间作的布局示意
从图3看出,不同作物间作烤烟根际土壤样本在属水平上丰度列前15位的物种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鞘脂菌属(Sphingobium)、未分类的甲烷球菌类(unidentified Gammaproteobacteri)、Haliangium、Devosia、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马赛菌属(Massilia),未分类的酸杆菌类(unidentified 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图3 属水平上列前15位细菌的相对丰度
属水平上列前15位细菌的相对丰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J]. 方敏,徐小蓉,唐明,唐婧. 微生物学报. 2019(08)
[2]轮作与连作对烤烟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齐虹凌,贺国强,李恒全,刘德育,孙宏宇,元野. 中国烟草学报. 2015(05)
[3]浅析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J]. 孙启武,毛琪. 农技服务. 2015(09)
[4]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涂勇,杨文钰,刘卫国,雍太文,江连强,王小春. 作物学报. 2015(05)
[5]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鉴定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 高欣欣,于会泳,张继光,刘帅帅,时鹏,王树键,申国明. 中国烟草科学. 2012(03)
[6]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J]. 罗睿,何刚.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4)
[7]种间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余常兵,孙建好,李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1)
[8]不同品种混种对小麦产量及条锈病的影响[J]. 陈企村,朱有勇,李振岐,唐永生,康振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1)
[9]烤烟地瓜间作模式研究[J]. 刘剑,侯跃亮,王乐三,刘起业,白化军,刘中庆,郭全伟. 中国烟草科学. 2007(01)
[10]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J]. 孙雁,周天富,王云月,陈建斌,何霞红,李成云,朱有勇. 园艺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烤烟生育期内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D]. 杜宣延.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基于16S rRNA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俊锋.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12053
【文章来源】:贵州农业科学. 2020,48(04)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烤烟与甘薯、丹参和大豆间作的布局示意
从图3看出,不同作物间作烤烟根际土壤样本在属水平上丰度列前15位的物种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鞘脂菌属(Sphingobium)、未分类的甲烷球菌类(unidentified Gammaproteobacteri)、Haliangium、Devosia、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马赛菌属(Massilia),未分类的酸杆菌类(unidentified Acidobacteria)为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图3 属水平上列前15位细菌的相对丰度
属水平上列前15位细菌的相对丰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缨杜鹃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J]. 方敏,徐小蓉,唐明,唐婧. 微生物学报. 2019(08)
[2]轮作与连作对烤烟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齐虹凌,贺国强,李恒全,刘德育,孙宏宇,元野. 中国烟草学报. 2015(05)
[3]浅析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贡献[J]. 孙启武,毛琪. 农技服务. 2015(09)
[4]大豆与烤烟不同套作年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涂勇,杨文钰,刘卫国,雍太文,江连强,王小春. 作物学报. 2015(05)
[5]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鉴定及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 高欣欣,于会泳,张继光,刘帅帅,时鹏,王树键,申国明. 中国烟草科学. 2012(03)
[6]根系分泌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应用[J]. 罗睿,何刚.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4)
[7]种间相互作用对作物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余常兵,孙建好,李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1)
[8]不同品种混种对小麦产量及条锈病的影响[J]. 陈企村,朱有勇,李振岐,唐永生,康振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1)
[9]烤烟地瓜间作模式研究[J]. 刘剑,侯跃亮,王乐三,刘起业,白化军,刘中庆,郭全伟. 中国烟草科学. 2007(01)
[10]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J]. 孙雁,周天富,王云月,陈建斌,何霞红,李成云,朱有勇. 园艺学报. 2006(05)
硕士论文
[1]烤烟生育期内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D]. 杜宣延.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基于16S rRNA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李俊锋.清华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120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