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措施及土壤侵蚀对农田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22 11:55
针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及土壤侵蚀对农田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应用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模型),选取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作为研究区域,结合该区域的气象、土壤和田间管理措施等数据,模拟在不同施氮量、施肥深度以及土壤侵蚀条件下的CO2和N2O气体通量。结果表明:DNDC模型对农田CO2和N2O气体通量的模拟效果较好;施氮量从实际施氮量的0.5倍升高到1.5倍的过程中,N2O排放通量从1.06 mg/(m2·d)线性地增加至2.88 mg/(m2·d),C的净固定量亦从1.38 g/(m2·d)逐渐增加至2.07 g/(m2·d),但增加趋势逐渐变缓;在施肥深度从5 cm变化到20cm的过程中,N2O排放通量从2.88mg/(m2·d)降低至0.68mg/(m2·d);当施肥深度从0.2 cm升高到20 cm时,C的净固定量从1.79...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NEE(a)和GPP(b)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通过D N N C模型计算求得土壤侵蚀强度为1574 t/(km2·a),与已有研究结果[31–32]相符。通过DNDC模型模拟土壤侵蚀对CO2和N2O通量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在土壤侵蚀影响下,农田土壤对C的固定作用会增强约11%;在土壤侵蚀影响下,N2O的排放量大约增加4%。3 讨论
N2O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J]. 姚凡云,王立春,多馨曲,刘志铭,吕艳杰,曹玉军,魏雯雯,王永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J]. 朱龙飞,徐越,张志勇,于旭昊,马新明,闫广轩,孔玉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1)
[3]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模拟[J]. 赵苗苗,邵蕊,杨吉林,赵芬,徐明. 生态学杂志. 2019(04)
[4]基于DNDC模型模拟江汉平原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J]. 邹凤亮,曹凑贵,马建勇,李成芳,蔡明历,汪金平,孙自川,江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5]河流氧化亚氮产生和排放研究综述[J]. 谭永洁,王东启,周立旻,陈振楼. 地球与环境. 2015(01)
[6]基于DNDC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J]. 田展,牛逸龙,孙来祥,李长生,刘春江,樊冬丽.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
[7]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J]. 范兰,吕昌河,王学春,陈朝.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2)
[8]应用DNDC模型模拟关中地区农田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碳含量及作物产量[J]. 陈海心,孙本华,冯浩,赵英,张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9)
[9]我国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系数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研究[J]. 王佳宁,晏维金,陈能汪,王蓓,杨丽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08)
[10]中国土壤侵蚀分区及土壤流失调查[J]. 杨新.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4)
硕士论文
[1]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保护恢复研究[D]. 尹民.山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1051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NEE(a)和GPP(b)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
通过D N N C模型计算求得土壤侵蚀强度为1574 t/(km2·a),与已有研究结果[31–32]相符。通过DNDC模型模拟土壤侵蚀对CO2和N2O通量影响结果如表7所示,在土壤侵蚀影响下,农田土壤对C的固定作用会增强约11%;在土壤侵蚀影响下,N2O的排放量大约增加4%。3 讨论
N2O通量模拟值和实测值比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氮肥对东北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周年排放的影响[J]. 姚凡云,王立春,多馨曲,刘志铭,吕艳杰,曹玉军,魏雯雯,王永军.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2]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J]. 朱龙飞,徐越,张志勇,于旭昊,马新明,闫广轩,孔玉华. 生态环境学报. 2019(01)
[3]基于DNDC模型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模拟[J]. 赵苗苗,邵蕊,杨吉林,赵芬,徐明. 生态学杂志. 2019(04)
[4]基于DNDC模型模拟江汉平原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J]. 邹凤亮,曹凑贵,马建勇,李成芳,蔡明历,汪金平,孙自川,江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5]河流氧化亚氮产生和排放研究综述[J]. 谭永洁,王东启,周立旻,陈振楼. 地球与环境. 2015(01)
[6]基于DNDC模型模拟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中国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J]. 田展,牛逸龙,孙来祥,李长生,刘春江,樊冬丽.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3)
[7]EPIC模型对华北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长和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J]. 范兰,吕昌河,王学春,陈朝. 麦类作物学报. 2014(12)
[8]应用DNDC模型模拟关中地区农田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碳含量及作物产量[J]. 陈海心,孙本华,冯浩,赵英,张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09)
[9]我国河流N2O饱和度与释放系数变化及其与河流氮水平的关系研究[J]. 王佳宁,晏维金,陈能汪,王蓓,杨丽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08)
[10]中国土壤侵蚀分区及土壤流失调查[J]. 杨新.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4)
硕士论文
[1]山东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其保护恢复研究[D]. 尹民.山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1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5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