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土区自然群落和潜在护坡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31 00:09
  植物根系形态与力学特性是影响植物固土护坡功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植物根系形态在土体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根系抗拉力学特征,能够更好的了解植物根系的护坡力学效应,对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增强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并为护坡植物的选择与空间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为了探究黄土区乡土植物的护坡力学效应,本试验选取了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棘三个自然群落,及狼牙刺和长芒草两种植物的个体植株,利用三维坐标土柱采样法逐层进行根-土复合体采样,和去土清根后的根系采样,以测定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及其在土体中的分布;自然群落与潜在护坡植物单株根系形态及其根际分布;和不同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性,计算并分析了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与根系形态参数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黄土区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棘等3种自然群落的根系指标,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根系生物量密度等根系分布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个体上,狼牙刺根系集中分布于0-30 cm土层和距主根40 cm范围内;长芒草根系集中分布于0-20 cm土层深度和距主根25 cm范围内。(2)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沙棘、狼牙刺以及长芒草的根系最大抗拉...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护坡植物选择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2.2 植物根系分布特征
        1.2.3 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力学机制
    1.3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试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试验内容与方法
        2.4.1 试验内容
        2.4.2 试验方法
        2.4.3 根系生物量测定和形态参数的分析
        2.4.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3.1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3.1.1 自然群落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3.1.2 单株植物根系垂直方向分布特征
    3.2 单株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3.2.1 狼牙刺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3.2.2 长芒草植物根系在水平方向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 .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1 白羊草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2 达乌里胡枝子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3 沙棘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4 狼牙刺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1.5 长芒草单根抗拉力学特征
    4.2 植物单根抗拉力学特征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然群落及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1 重力负载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5.1.1 重力负载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1.2 重力负载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2 含水量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5.2.1 含水量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2.2 含水量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3 根生物量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的影响
        5.3.1 根生物量与自然群落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3.2 根生物量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5.4 单株植株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5.4.1 狼牙刺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5.4.2 长芒草根际范围内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自然群落与单株植物根系空间分布特征
        6.1.2 植株根系单根抗拉特征
        6.1.3 自然群落与单株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特征
        6.1.4 狼牙刺及长芒草根际范围内抗剪强度特征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J]. 苏雪萌,刘俊娥,周正朝,李秋嘉,赵富王.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3)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 张改战,高海耀.  农民致富之友. 2018(22)
[3]陕北林草混交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J]. 王月,杜峰,周敏,张馨月,张贇贇.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2)
[4]贺兰山云杉林根土复合体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J]. 田佳,及金楠,钟琦,余鹏程,杨丽娇,袁博.  农业工程学报. 2017(20)
[5]木本植物根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J]. 丁伟,孙树林,陈怿旸,储浩,张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6]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征[J]. 周萍,文安邦,严冬春,史忠林,龙翼.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7]植物根系固坡机理的理论分析[J]. 朱菁,肖长永,王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11)
[8]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机理[J]. 吴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1)
[9]青海湖地区草本植物根系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 贺振昭,党生,刘昌义,窦增宁,胡夏嵩.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4)
[10]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力学特性[J]. 袁雪红,高照良,张翔,杜捷,张小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05)

博士论文
[1]亚热带多雨地区红粘土边坡植物护坡研究[D]. 任志华.兰州大学 2016
[2]冀北山地油松根系固土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D]. 曹云生.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基于植被根系分布形态的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D]. 嵇晓雷.南京林业大学 2013
[4]黄土边坡坡面稳定及防治技术研究[D]. 张丽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5]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及主要植物种内、种间竞争研究[D]. 杜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植物根系形态和力学特性对黄土区浅层边坡土体的抗剪增强作用[D]. 王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2]山西土石山区植物根系固土力学性能研究[D]. 雷相科.太原理工大学 2016
[3]高速公路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力学特性研究[D]. 张小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4]不同植物护坡模式根系土壤抗侵蚀性研究[D]. 宋坤.东北林业大学 2013
[5]沙棘根系生物力学特性研究[D]. 张永亮.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6]草本植物根系对植被混凝土基材浅层抗剪强度的影响[D]. 黄晓乐.三峡大学 2011
[7]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抗蚀与抗冲性研究[D]. 杨玉梅.四川农业大学 2010
[8]准格尔黄土丘陵沟壑区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种群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研究[D]. 张雷.内蒙古大学 2009
[9]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抗侵蚀研究[D]. 潘义国.贵州大学 2008
[10]受损河岸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与重建研究[D]. 封福记.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67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467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d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