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质量理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1-11-17 10:40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控制土壤侵蚀、采取合理水土保持措施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从土壤质量理化指标(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土壤颗粒组成、土壤有机碳、土壤养分、阳离子交换量、土壤酸碱度)7个方面总结了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成果,系统地研究了土壤水力侵蚀影响土壤质量理化指标的过程和机理,筛选出反映土壤水力侵蚀的土壤理化基础指标因子,并分析了这些指标因子对土壤水力侵蚀的响应状况,总结了目前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水力侵蚀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交互作用和反馈机制提供参考,为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指标
1.1 土壤质量
1.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2 水力侵蚀对土壤质量的理化指标影响
2.1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2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2.3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2.4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5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6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2.7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影响
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研究展望
(1) 建立科学、系统的理化指标和评价方法。
(2) 全面准确发掘土壤理化指标数据。
(3) 土壤生态文明将会成为土壤质量理化特性研究主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谭玉兰,杨丰,陈超,莫本田,郝俊,周丽.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5)
[2]基于质量和数量方法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J]. 马露洋,许明祥,李彬彬,张圣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3]玉米残体分解对不同肥力棕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徐英德,汪景宽,王思引,孙雪冰,李君薇,张明垚,高晓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7)
[4]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J]. 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艺,杨勤科,赵敏娟,党小虎,郭明航,王国梁,王兵.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1)
[5]土壤侵蚀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述评[J]. 穆兴民,李朋飞,高鹏,赵广举,孙文义. 人民黄河. 2016(10)
[6]降雨侵蚀过程中黑土团聚体流失特征[J]. 卢嘉,郑粉莉,安娟,李桂芳. 生态学报. 2016(08)
[7]不同种植方式下贵州玄参种植土壤碳氮磷特征[J]. 张家春,刘婧,林绍霞,张清海,何腾兵,林昌虎.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6)
[8]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J]. 张孝存,郑粉莉,安娟,王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4)
[9]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及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影响[J]. 程曼,朱秋莲,刘雷,安韶山. 生态学报. 2013(09)
[10]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J]. 王文艳,张丽萍,刘俏.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李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2]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颗粒变化及养分流失的研究[D]. 周继.西南大学 2009
[3]硫化矿尾矿库周围水土污染调查及化学溶液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D]. 王桂芳.广西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0743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2020,2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指标
1.1 土壤质量
1.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
2 水力侵蚀对土壤质量的理化指标影响
2.1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2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2.3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颗粒组成的影响
2.4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2.5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6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2.7 土壤水力侵蚀对土壤酸碱度(pH值)的影响
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3.1 存在问题
3.2 研究展望
(1) 建立科学、系统的理化指标和评价方法。
(2) 全面准确发掘土壤理化指标数据。
(3) 土壤生态文明将会成为土壤质量理化特性研究主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谭玉兰,杨丰,陈超,莫本田,郝俊,周丽. 西南农业学报. 2019(05)
[2]基于质量和数量方法的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水稳性评价[J]. 马露洋,许明祥,李彬彬,张圣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3]玉米残体分解对不同肥力棕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 徐英德,汪景宽,王思引,孙雪冰,李君薇,张明垚,高晓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7)
[4]黄土高原生态工程的生态成效[J]. 刘国彬,上官周平,姚文艺,杨勤科,赵敏娟,党小虎,郭明航,王国梁,王兵.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01)
[5]土壤侵蚀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述评[J]. 穆兴民,李朋飞,高鹏,赵广举,孙文义. 人民黄河. 2016(10)
[6]降雨侵蚀过程中黑土团聚体流失特征[J]. 卢嘉,郑粉莉,安娟,李桂芳. 生态学报. 2016(08)
[7]不同种植方式下贵州玄参种植土壤碳氮磷特征[J]. 张家春,刘婧,林绍霞,张清海,何腾兵,林昌虎.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6)
[8]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影响[J]. 张孝存,郑粉莉,安娟,王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4)
[9]宁南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水稳定及有机碳粒径分布的影响[J]. 程曼,朱秋莲,刘雷,安韶山. 生态学报. 2013(09)
[10]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J]. 王文艳,张丽萍,刘俏.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5)
硕士论文
[1]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李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1
[2]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土壤颗粒变化及养分流失的研究[D]. 周继.西南大学 2009
[3]硫化矿尾矿库周围水土污染调查及化学溶液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D]. 王桂芳.广西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00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00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