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22 12:42
为研究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深度土壤碳氮的特征,对大兴安岭漠河市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氮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总碳、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存在显著差异,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在0-10cm土层,沼泽总碳含量显著高于耕地、落叶松(P<0.01);白桦林与耕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沼泽铵态氮含量与白桦林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落叶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沼泽的硝态氮含量远远大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P<0.01)。10-30cm土层含量规律与土壤表层相似。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对铵态氮、硝态氮影响较大(P<0.01)。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氮含量具有规律性、差异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壤中碳、氮的含量。
【文章来源】:科技风. 2020,(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TC含量
由图2可知,4种类型土壤在垂直剖面上SOC含量为15.28-140.50g/kg,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0-10cm土壤SOC含量从高至低分别为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沼泽SOC含与其他利用类型土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桦、落叶松、耕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0-20cm、20-30cm土层之间,土壤SOC含量从高至低分别为沼泽、耕地、白桦林、落叶松,以及沼泽、耕地、落叶松、白桦林。方差研究表明,在10-20cm、20-30cm土层中沼泽含量依然为最高,且与耕地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30cm中,白桦含量最低12.69g/kg,沼泽有机碳含量与白桦林具有极显著相关(P<0.01)。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NH4+-N分布特征
如图3所示,各类型土壤NH4+-N含量在6.66-27.81mg/kg之间,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在0-10cm深度下的土层中,沼泽的NH4+-N含量最高,从高至低依次为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沼泽与白桦林、落叶松的NH4+-N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耕地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10-20cm土层的NH4+-N含量大小排序与土壤表层含量是一致的,沼泽与白桦林、落叶松、耕地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20-30cm深度中,其从大至小的排序为沼泽>白桦>耕地>落叶松,落叶松为最小值,沼泽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NH4+-N含量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沼泽NH4+-N含量比土壤表层减少了4.47615mg/kg。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NO3--N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树种生长季根际土壤氮素含量特征[J]. 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2)
[2]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区植物生态特征及其对冻土退化的响应[J]. 郭金停,韩风林,胡远满,聂志文,任百慧,布仁仓. 生态学报. 2017(19)
[3]不同放牧退化程度的大针茅典型草原有机碳储量特征[J]. 王合云,郭建英,董智,李红丽,李锦荣,陈新闯.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2)
[4]哈拉海湿地芦苇沼泽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剖面特征[J]. 王军静,白军红,赵庆庆,卢琼琼,贾佳,温晓君. 湿地科学. 2014(06)
[5]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生态学报. 2015(11)
[6]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J]. 牟长城,王彪,卢慧翠,包旭,崔巍. 生态学报. 2013(16)
[7]近40a大兴安岭漠河县林火行为指标变化特征[J]. 杨光,邸雪颖,舒立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12)
[8]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分布区型[J]. 孙菊,李秀珍,王宪伟,吕久俊,李宗梅,胡远满. 生态学杂志. 2010(06)
[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环境的刍议[J]. 杨文,王勇,尹喜霖,郭有民,祁敏.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03)
[10]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与环境意义[J]. 赵劲松,张旭东,袁星,王晶.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 王娇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延河流域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形态的影响[D]. 杨佳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11715
【文章来源】:科技风. 2020,(1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TC含量
由图2可知,4种类型土壤在垂直剖面上SOC含量为15.28-140.50g/kg,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0-10cm土壤SOC含量从高至低分别为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沼泽SOC含与其他利用类型土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桦、落叶松、耕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0-20cm、20-30cm土层之间,土壤SOC含量从高至低分别为沼泽、耕地、白桦林、落叶松,以及沼泽、耕地、落叶松、白桦林。方差研究表明,在10-20cm、20-30cm土层中沼泽含量依然为最高,且与耕地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30cm中,白桦含量最低12.69g/kg,沼泽有机碳含量与白桦林具有极显著相关(P<0.01)。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NH4+-N分布特征
如图3所示,各类型土壤NH4+-N含量在6.66-27.81mg/kg之间,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在0-10cm深度下的土层中,沼泽的NH4+-N含量最高,从高至低依次为沼泽、白桦林、落叶松、耕地。沼泽与白桦林、落叶松的NH4+-N含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耕地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10-20cm土层的NH4+-N含量大小排序与土壤表层含量是一致的,沼泽与白桦林、落叶松、耕地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20-30cm深度中,其从大至小的排序为沼泽>白桦>耕地>落叶松,落叶松为最小值,沼泽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NH4+-N含量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沼泽NH4+-N含量比土壤表层减少了4.47615mg/kg。3.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NO3--N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兴安岭北部主要树种生长季根际土壤氮素含量特征[J]. 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9(02)
[2]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区植物生态特征及其对冻土退化的响应[J]. 郭金停,韩风林,胡远满,聂志文,任百慧,布仁仓. 生态学报. 2017(19)
[3]不同放牧退化程度的大针茅典型草原有机碳储量特征[J]. 王合云,郭建英,董智,李红丽,李锦荣,陈新闯.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2)
[4]哈拉海湿地芦苇沼泽土壤碳、氮和磷含量的剖面特征[J]. 王军静,白军红,赵庆庆,卢琼琼,贾佳,温晓君. 湿地科学. 2014(06)
[5]缙云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J]. 李鉴霖,江长胜,郝庆菊. 生态学报. 2015(11)
[6]大兴安岭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J]. 牟长城,王彪,卢慧翠,包旭,崔巍. 生态学报. 2013(16)
[7]近40a大兴安岭漠河县林火行为指标变化特征[J]. 杨光,邸雪颖,舒立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12)
[8]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分布区型[J]. 孙菊,李秀珍,王宪伟,吕久俊,李宗梅,胡远满. 生态学杂志. 2010(06)
[9]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环境的刍议[J]. 杨文,王勇,尹喜霖,郭有民,祁敏.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03)
[10]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特性与环境意义[J]. 赵劲松,张旭东,袁星,王晶.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1)
博士论文
[1]冻融作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D]. 王娇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延河流域植被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形态的影响[D]. 杨佳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117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1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