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05:58
  本文以吉林省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为主要内容,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布设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建立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并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如何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数量基本稳定农安县耕地数量从2002年耕地分等成果的379659.1公顷的基础面积,经历了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到2010年全县耕地数量增加到390343.64公顷,净增加10684公顷,相对增加了2.81%,这其中有2006年-2008年13个耕地整理项目增加耕地3265.64公顷,对耕地增加贡献率为30.56%。由于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但农安县土地管理部门严控耕地数量在39万公顷以上,到2012年12月末耕地数量为390022.98公顷,近两年耕地下降数量控制在0.04%以下,但是农安县守住39万公顷耕地其任务十分困难。(2)提高耕地质量刻不容缓农安县2002年耕地利用平均等由11.27提高到2010年的10.02,利用等别提高了1.25,相当于公顷提高了1875公斤的产能,农安县总产能增加了7.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


技术路线

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


农安县所在吉林省行政区位置

农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


002年农安县耕地分等自然等别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耕地质量研究进展[J]. 单美,王训.  泰山学院学报. 2011(06)
[2]我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分析[J]. 陈印军,王晋臣,肖碧林,方琳娜,杨瑞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02)
[3]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J]. 陈朝,吕昌河.  自然资源学报. 2010(12)
[4]基于标准样地的耕地质量监测研究[J]. 何江华,周明中.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9)
[5]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靳取货,吴克宁,王金满.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07)
[6]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中低产田划分研究[J]. 张建生,王穗,张川,彭尔瑞,陈运春,郝莉莎,余建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7]基于农用地分等的区域耕地整理规划[J]. 潘瑜春,刘巧芹,陆洲,周艳兵,李淑华,章永平,李伟.  农业工程学报. 2009(S2)
[8]农用地分等在基本农田划分中的应用研究[J]. 闫宁,郑宏刚,余建新,刘锡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03)
[9]基于回归分析建立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数学模型的研究[J]. 刘淑霞,郑宏刚,杨绍安,余建新.  水土保持研究. 2009(03)
[10]四川盆地丘陵区农户行为对耕地质量的影响[J]. 张贞,魏朝富,李萍,倪九派.  农业工程学报. 2009(04)

硕士论文
[1]吉安县耕地质量监测研究[D]. 王芳东.江西农业大学 2013
[2]基于产能的耕地质量占补平衡方法研究[D]. 郭文栋.吉林大学 2010
[3]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保护研究[D]. 石彦.西南大学 2009
[4]冀中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新增耕地质量研究[D]. 冯万忠.东北林业大学 2008
[5]县域农用地标准样地体系构建与耕地质量监控研究[D]. 沈斌强.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耕地质量评价及其成果应用研究[D]. 万华兵.华中农业大学 2007
[7]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与利用决策研究[D]. 阳文成.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8]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评价和监测预警研究[D]. 刘坤.山东师范大学 2004
[9]耕地质量动态变化研究[D]. 李丹.南京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259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259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