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凤丹’牡丹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肥力及丹皮品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08:32
  ‘凤丹’牡丹是集药用、油用、观赏价值于一体的中国特色植物,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适宜大规模种植栽培。但在其传统的种植模式中存在一些弊端,如栽培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种植前三年无收益等。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及其药用价值,本研究以‘凤丹’牡丹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与木瓜、香椿、核桃、女贞间作来探究凤丹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肥力、丹皮品质与产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相关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养分含量研究表明: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养分积累效果并不一致。与凤丹单作相比,凤丹-香椿与凤丹-木瓜两种间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凤丹与香椿间作时含量分别比单作高21.06%、18.66%、26.45%、5.73%、67.76%、29.57%,与木瓜间作时含量分别比单作高14.94%、13.5%、24.47%、5.56%、91.16%、21.04%;而凤丹-核桃与凤丹-女贞两种间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则有所降低。(2)土壤微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所有栽培模式下土壤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放线菌与真菌。...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凤丹’牡丹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肥力及丹皮品质研究


丹皮酚结构式Fig1.1Thestructuralformulaofpaeonol

模式图,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模式


2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肥力研究13相近,且均高于单作;在休眠期,凤丹-核桃与凤丹-女贞两种间作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单作低9.71%、12.06%。自花蕾期至休眠期,与单作相比,凤丹与香椿、木瓜间作时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而与核桃、女贞间作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则比较低。图2.1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动态变化Fig.2.1Dynamicchangesofsoilorganicmattercontentinstereoscopiccultivationmode

模式图,土壤全氮,模式,动态变化


2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肥力研究142.3.1.2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如图2.2所示,在‘凤丹’牡丹不同生长时期,各立体栽培模式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其中凤丹-木瓜、凤丹-香椿及凤丹-核桃三种间作模式下全氮含量在果实发育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50mg·kg-1、969mg·kg-1、738mg·kg-1;凤丹-女贞间作模式则在果熟期达到最大值,为715mg·kg-1。在花蕾期、花期、果熟期与休眠期,各栽培模式情况相同,土壤全氮含量大小排序为:凤丹-香椿>凤丹-木瓜>凤丹单作>凤丹-女贞>凤丹-核桃;在果实发育期,凤丹-香椿间作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凤丹-木瓜、凤丹单作、凤丹-核桃、凤丹-女贞高1.96%、23.12%、23.84%、26.93%;在落叶期,凤丹-香椿与凤丹-木瓜两种间作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相近,分别比单作高15.09%、13.03%。在凤丹各生长时期,凤丹-香椿、凤丹-木瓜两种间作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皆高于单作,凤丹-核桃及凤丹-女贞则低于单作。图2.2立体栽培模式下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Fig.2.2Dynamicchangesofsoiltotalnitrogencontentinstereoscopiccultivationmod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 of gap size and forest type on mineral nitrogen forms under different soil properties[J]. Ale? Ku?era,Ladislav Holik,Elena Mu?oz Cerro,Jan Pet?í?ek.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20(02)
[2]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评价不同轮作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张成君,康文娟,张翠梅,薛雨彤,周彤,刘畅,肖海龙,师尚礼.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1)
[3]秭归县柑橘园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 周利利,段增强,韩庆忠,夏立忠,张光国.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6)
[4]Soil temperature estimation at different depths,using remotely-sensed data[J]. HUANG Ran,HUANG Jian-xi,ZHANG Chao,MA Hong-yuan,ZHUO Wen,CHEN Ying-yi,ZHU De-hai,Qingling WU,Lamin R.MANSARAY.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0(01)
[5]牡丹皮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J]. 翟春梅,孟祥瑛,付敬菊,秦蓁,孟永海.  中医药信息. 2020(01)
[6]氮添加下城市森林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付若仙,余景松,张云彬,俞元春,陶晓.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3)
[7]不同地形樟子松天然林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李岳泰,满秀玲,喻武,陈婧,王氏明演.  森林工程. 2020(01)
[8]间作不同农作物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刘岚君,何季,文雪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06)
[9]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J]. 孟永海,付敬菊,牟景龙,邸金霖,孟祥瑛,翟春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9(12)
[10]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女金胶囊等四种中成药中橙皮苷和丹皮酚的含量[J]. 李燕,同晓霞,杨晓莉.  安徽医药. 2019(12)

博士论文
[1]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开花生理特性与冬季成花机理的研究[D]. 郑国生.山西农业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银杏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 冯靖.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19
[2]旱作苹果园生草模式下土壤呼吸动态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D]. 钱雅丽.兰州大学 2019
[3]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化学结构的变化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D]. 徐寓军.安徽农业大学 2018
[4]油用牡丹籽化学成分分析及提取制备工艺研究[D]. 陈君红.陕西理工大学 2018
[5]牡丹皮质量评价及基于高通量测序有效成分活性筛选初步研究[D]. 王志强.安徽医科大学 2018
[6]黄土丘陵区典型种植梯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D]. 周俊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7]适合生态公益林经营的药用植物和栽培模式评价研究[D]. 李晨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8]凤丹药材的品质评价及其栽培土壤中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D]. 蒋磊.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6
[9]覆盖与玉米间作豆科牧草对土壤温度、呼吸及作物生产效应的影响[D]. 李强.甘肃农业大学 2016
[10]不同因素对油用牡丹栽培品质的影响[D]. 秦薇.东北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26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26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