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黄栌幼苗根系构型对土壤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00:02
  【目的】通过研究黄栌幼苗根系构型对土壤养分胁迫环境的适应性,探讨黄栌根系构型在土壤养分供应不足环境中的适应对策。【方法】试验材料为一年生黄栌幼苗,采用盆栽模拟控制试验,设置养分充足(即全土,土壤含沙比例0,CK),轻度养分胁迫(土壤含沙比例30%,N1),中度养分胁迫(土壤含沙比例50%,N2),重度养分胁迫(土壤含沙比例70%,N3)和极度养分胁迫(即全沙,土壤含沙比例100%,N4)5个梯度,分别在移栽后第31、38、45、52和59天取样,研究幼苗根系分枝模式、几何特征和不同径级细根形态在上述养分环境中的变化规律。【结果】(1)CK处理幼苗的根系拓扑指数(TI和DBI)最大,最长链接路径的链接数(a)、根系外部链接数(μ)以及所有链接路径的链接总数(Pe)最小。N1环境中,幼苗的TI和DBI最小,a、μ和Pe最大,分别比CK高53.2%、131.6%和194.7%。(2)N1、N2、N3和N4处理中:幼苗比根长(SRL)、比表面积(SRA)和分枝密度(RBI)逐渐增大,其中,N4处理幼苗的SRL、SRA和RBI分别比CK高67.7%~157.4%、52.3%~120.7%和14....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42(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因子对植物根系及其构型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秉钧,颜耀,吴文景,吴鹏飞,邹显花,马祥庆.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03)
[2]喀斯特区3种灌木根系构型及其生态适应策略[J]. 黄同丽,唐丽霞,陈龙,张乔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1)
[3]胡杨繁殖根系分枝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J]. 叶子奇,邓如军,王雨辰,王健铭,李景文,张凡兵,陈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2)
[4]高寒退化草地星毛委陵菜根系分叉数和连接长度的关系[J]. 张伟涛,赵成章,宋清华,王继伟,王建良,姚文秀,李群.  生态学报. 2017(24)
[5]根系形态可塑性决定黄栌幼苗在瘠薄土壤中的适应对策[J]. 王艺霖,周玫,李苹,孙广鹏,史双龙,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06)
[6]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多模式模拟评估[J]. 靳泽辉,苗峻峰,张永瑞,赵酉龙.  气象科技. 2017(01)
[7]次降雨过程中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流失特征[J]. 史佳良,王秀茹,李淑芳,李宁.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5)
[8]柽柳根系构型对干旱的适应策略[J]. 何广志,陈亚宁,陈亚鹏,王日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9]黄栌根系结构与个体健康程度的关系[J]. 孙鹏,李金航,刘海轩,吴鞠,刘畅,徐程扬.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2)
[10]北京西部山区径流小区产流产沙和土壤养分流失特征[J]. 路炳军,王志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5(06)



本文编号:3529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29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