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酶活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1-12-08 23:58
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过程中,物种的更替对库区土壤的地球化学循环产生潜在影响。从植物根系—土壤—微生物三者密切关联的根际土壤微环境角度,研究三峡消落带植被修复重建后根部土壤微生态动态特征,对于认识和评估消落带退化土壤环境的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三峡库区忠县石宝寨汝溪河消落带植被修复示范基地155—175 m海拔段采集四种优势人工植被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立柳(Salix matsudana)、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和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比较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与酶活性差异,以阐明不同物种的生长适应性及其根际养分利用策略,并比较不同物种对库区土壤的营养改良作用。同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探究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为筛选能增强库区植被水淹—落干耐受性,提高自身存活率的有益共生菌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三峡消落带不同适生植物的栽植均提高了根际土壤养分的转化效率,并提高自身对库区土壤环境的适应。不同适生植物根系分泌导致其根际土壤碳、氮等养分活性特征与非根际土壤差异显著...
【文章来源】: 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消落带水位变动条件下的土壤变化
1.2.2 植物根系诱导的土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3 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4 植物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植物根系与根部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2.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
2.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讨论
2.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分析
2.3.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比较分析
2.3.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第3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
3.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
3.2.4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3.3.2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分析
3.3.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16S测序结果和基于OTU水平的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
4.2.2 三峡消落带不同海拔对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2.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
4.2.4 不同适生植物不同区室细菌群落主坐标分析
4.2.5 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的相关性分析
4.2.6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
4.3.2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优势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差异分析
4.3.3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优势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根际土壤磷形态特征 [J]. 王晓锋,刘婷婷,龚小杰,袁兴中,刘欢,孔维苇. 生态学报. 2020(04)
[2]干旱荒漠区土壤酶活性对降水调控的响应 [J]. 许华,何明珠,孙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红枣根际解磷菌对土壤有机酸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J]. 刘胜亮,朱舒亮,杨越,李静,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7)
[4]低营养水体中芽孢杆菌降解有机氮的研究 [J]. 黄海洪,陈倩,类延菊,欧芳,李俊仪,邹万生,杨品红.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2)
[5]Soil nutrients in relation to vertical roots distribution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China [J]. ZHONG Rong-hua,HU Jin-ming,BAO Yu-hai,Wang Fei,HE Xiu-b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07)
[6]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对5种农药降解的影响 [J]. 宋胜男,郜玉钢,张雪,臧埔,屈衡,赵岩,张连学. 农药. 2018(07)
[7]三峡库区消落带现存草本植物组成与生态位 [J]. 郭燕,杨邵,沈雅飞,肖文发,程瑞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8]马尾松根际pH变化及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J]. 潘小承,胡海波,王楠,白尚斌. 新农业. 2018(09)
[9]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J]. 范立红,朱建华,李奇,冯源,肖文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杨树根际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根序的相关性 [J]. 汪其同,高明宇,刘梦玲,王华田,王延平,董玉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湿地植物对磷与重金属去除的根际效应及机理研究[D]. 江福英.浙江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转Bt基因抗虫棉根分泌物对土壤N转化的影响及机制[D]. 赵悦.华中农业大学. 2016
[2]宁南山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库特征及固碳机制研究[D]. 华娟.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
[3]烤烟根系分泌物和提取物对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郭亚利.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9499
【文章来源】: 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消落带水位变动条件下的土壤变化
1.2.2 植物根系诱导的土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2.3 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4 植物根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植物根系与根部微生物群落的相互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
2.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
2.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2.3 讨论
2.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分析
2.3.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比较分析
2.3.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
第3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实验设计
3.1.3 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2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特征
3.2.3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
3.2.4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养分因子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取样时间,海拔,土壤分区和物种因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3.3.2 三峡消落带不同水淹恢复期四种适生植物根部土壤酶的动态变化分析
3.3.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实验设计
4.1.3 测定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16S测序结果和基于OTU水平的细菌群落α—多样性分析
4.2.2 三峡消落带不同海拔对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2.3 三峡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
4.2.4 不同适生植物不同区室细菌群落主坐标分析
4.2.5 优势细菌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的相关性分析
4.2.6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特性与土壤细菌群落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细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
4.3.2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不同区室优势细菌群落相对丰度差异分析
4.3.3 消落带四种适生植物根部优势细菌群落与土壤化学特性相关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植物根际土壤磷形态特征 [J]. 王晓锋,刘婷婷,龚小杰,袁兴中,刘欢,孔维苇. 生态学报. 2020(04)
[2]干旱荒漠区土壤酶活性对降水调控的响应 [J]. 许华,何明珠,孙岩.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3]红枣根际解磷菌对土壤有机酸及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J]. 刘胜亮,朱舒亮,杨越,李静,李建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7)
[4]低营养水体中芽孢杆菌降解有机氮的研究 [J]. 黄海洪,陈倩,类延菊,欧芳,李俊仪,邹万生,杨品红. 环境科学学报. 2019(02)
[5]Soil nutrients in relation to vertical roots distribution in the riparian zone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China [J]. ZHONG Rong-hua,HU Jin-ming,BAO Yu-hai,Wang Fei,HE Xiu-b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07)
[6]人参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对5种农药降解的影响 [J]. 宋胜男,郜玉钢,张雪,臧埔,屈衡,赵岩,张连学. 农药. 2018(07)
[7]三峡库区消落带现存草本植物组成与生态位 [J]. 郭燕,杨邵,沈雅飞,肖文发,程瑞梅.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1)
[8]马尾松根际pH变化及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J]. 潘小承,胡海波,王楠,白尚斌. 新农业. 2018(09)
[9]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J]. 范立红,朱建华,李奇,冯源,肖文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10]杨树根际土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根序的相关性 [J]. 汪其同,高明宇,刘梦玲,王华田,王延平,董玉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1)
博士论文
[1]湿地植物对磷与重金属去除的根际效应及机理研究[D]. 江福英.浙江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转Bt基因抗虫棉根分泌物对土壤N转化的影响及机制[D]. 赵悦.华中农业大学. 2016
[2]宁南山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库特征及固碳机制研究[D]. 华娟.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9
[3]烤烟根系分泌物和提取物对幼苗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郭亚利.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9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2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