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洪涝灾害稻农采用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鄱阳湖区域农户调查数据
发布时间:2021-12-09 06:26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IPC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气候的长期变化与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干旱、洪涝、霜冻等自然灾害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有密切的关系。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对灾害的抵御能力弱,受灾害的影响严重。鄱阳湖区域位于江西省北部,是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水稻是鄱阳湖区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区域内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严重威胁了农民的生活,影响了农作物尤其是水稻的生长。适应性措施是针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部门灾害适应能力、抵御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基于2012年鄱阳湖区域大规模的实地调查数据,以鄱阳湖区域水稻种植户为研究对象,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用工程类措施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梳理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利润最大化理论、社会行动理论等为指导,首先了解和分析稻农应对洪涝灾害采取措施过程中政府提供技术、物资支持情况,接着描述性统计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措施的限制因素,再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稻农采取适应性抗洪措施的种类及决定因素,最后总结分析结果,从微观视角为政府制定抗灾减灾政策提供...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利润最大化理论
2.1.2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2.1.3 计划行为理论
2.1.4 本文的理论借鉴
2.2 文献综述
2.2.1 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的发生状况及对农业的影响
2.2.2 适应性防灾减灾工程类措施的种类及特征
2.2.3 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述评
3 数据及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基本情况
3.2.1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分布及粮食作物减产情况
3.2.2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3 受洪涝灾害影响稻农的基本情况
3.3.1 样本选择
3.3.2 受洪涝灾害影响农户的水稻减产情况
3.3.3 应对洪涝灾害稻农采取工程类措施偏好分析
3.3.4 稻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稻农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制约因素
3.4.1 资金
3.4.2 劳动力
3.4.3 技术
3.4.4 政府政策
3.4.5 其他因素
4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
4.1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假设
4.1.1 个人及家庭特征
4.1.2 地块特征
4.1.3 稻农气候变化感知
4.1.4 村社会经济特征
4.1.5 政府的支持特征
4.2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与赋值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30107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利润最大化理论
2.1.2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2.1.3 计划行为理论
2.1.4 本文的理论借鉴
2.2 文献综述
2.2.1 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的发生状况及对农业的影响
2.2.2 适应性防灾减灾工程类措施的种类及特征
2.2.3 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述评
3 数据及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基本情况
3.2.1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分布及粮食作物减产情况
3.2.2 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3.3 受洪涝灾害影响稻农的基本情况
3.3.1 样本选择
3.3.2 受洪涝灾害影响农户的水稻减产情况
3.3.3 应对洪涝灾害稻农采取工程类措施偏好分析
3.3.4 稻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4 稻农采取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制约因素
3.4.1 资金
3.4.2 劳动力
3.4.3 技术
3.4.4 政府政策
3.4.5 其他因素
4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的影响因素
4.1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假设
4.1.1 个人及家庭特征
4.1.2 地块特征
4.1.3 稻农气候变化感知
4.1.4 村社会经济特征
4.1.5 政府的支持特征
4.2 稻农采用适应性工程类措施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与赋值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530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3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