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3种不同农作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6 07:34
  【目的】探索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土壤轻组、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在0~30 cm土层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00 cm土壤深度内,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枣园>枣麦间作>小麦。农田转变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土壤中轻组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了46.12%和9.45%,而轻组有机碳储量则表现为农田转变为果园后增加了25.10%,农田转变为果农间作园后下降了4.8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及其分配比例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重组有机碳分配比例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农田转变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虽然显著增加了0~30 cm土层的轻组有机碳含量,而且在0~40 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增加均是总有机碳积累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轻组有机碳的作用逐渐减弱。 

【文章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20,33(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3种不同农作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土壤轻组有机碳与总有机碳的关系

土壤图,储量,土壤,土地利用


通过公式估算出各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如图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40 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大于40~100 cm土层,0~4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40~100 cm土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60~80和80~100 cm土层外,其它各土层中均为枣园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最高。在1 m土壤深度内,土壤轻组有机碳总储量为枣园(12.56 t/hm2)>小麦(10.04 t/hm2)>枣麦间作(9.55 t/hm2);农田转变为果园后,土壤中轻组有机碳储量增加了25.10 %,而农田转变为果农间作园后,土壤轻组有机碳储量则下降了4.88 %。3 讨 论


本文编号:353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3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