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不同农艺措施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土壤—作物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发布时间:2021-12-23 03:51
  水土流失是全球重要的环境问题,其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世界水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降雨径流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驱动力,也是土壤养分流失的动力和输移载体。当土壤养分随径流进入下游水体后,可使水体中的各种养分比例失衡,进而改变水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造成水质恶化和水体逐渐富营养化。同时,养分流失后土壤养分元素比例失衡,会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生态化学计量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中多种化学元素(主要是C、N、P)平衡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从生态化学计量学出发,探究作物、土壤、径流中的碳(C)、氮(N)和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此外,研究表明,不同的农艺措施对作物养分吸收效率,土壤养分元素积累以及水土流失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关于它们对作物、土壤、径流中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之间关系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紫色土是重要的土壤类型,有发育程度浅,土质疏松,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的特点。因此,探究不同农艺措施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土壤-作物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助于了解在施肥和耕作措...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农艺措施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土壤—作物系统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地理位置图

侵蚀性降雨,生育期,玉米,事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分浓度虽然较低,但径流量最大。研究发现:随着施用化肥量的增加,径流量与C、N、P养分浓度都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径流中的C、N、P浓度取决于土壤中的C、N、P浓度,增量处理的化肥施用量过高,N、P含量远远高出植物所能吸收的量,残留了大量的养分在土壤中,而且长期单施高量化肥会破坏土壤团聚体,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从而增加土壤中的碳流失[35,124],造成更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顺坡单施化肥处理的C、N、P浓度大于顺坡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有机肥保护土壤,改善土壤性质,减缓雨水对土壤的冲击洗刷效应,减少土壤侵蚀,从而减少了养分的流失[125]。同时,通过对比横坡种植和顺坡种植发现,横坡种植不仅可以减少径流量,而且径流中的C、N、P养分浓度均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横坡耕作改变了坡面微地形,拦截了径流和泥沙,从而减少了C、N、P的浓度[122]。图4-1整个玉米生育期的侵蚀性降雨事件Fig.4-1Raineventsthroughoutmaizegrowth

农艺,径流,生态化


?赥N(kg/ha)DN(kg/ha)DON(kg/ha)TP(kg/ha)DP(kg/ha)DOC(kg/ha)苗期0.03±0.01b0.03±0.01b0.01±0b0.01±0c0.003±0b0.18±0.03b拔节期0.09±0.06b0.07±0.04b0.03±0.02ab0.01±0.01bc0.004±0ab0.52±0.27b抽雄期0.23±0.08a0.15±0.04a0.07±0.03a0.04±0.03b0.008±0ab1.51±0.23a成熟期0.21±0.06a0.14±0.03a0.05±0.02a0.07±0.02a0.01±0a1.27±0.4a注: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生育期间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4.3不同农艺措施下紫色土坡耕地径流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不同农艺措施下径流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如图4-2所示。径流中的C:N为径流DOC和DON浓度的摩尔质量比,N:P为径流DN和DP浓度的摩尔质量比。由图可知,不同农艺措施径流C:N和N:P差异不显著(P>0.05)。径流C:N分布范围为5.35~356.89,N:P范围为8.31~124.83。相比CK处理,T1和T3处理径流的C:N增加了30.93%和15.40%,T2和T4处理的C:N减少了6.85%和9.11%,T1、T2、T3和T4处理径流的N:P分别减少了6.14%、20.79%、31.79%和5.65%。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处理T1的C:N比最大,说明有机肥的施用增加了径流的C:N。图4-2不同农艺措施下径流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Fig.4-2C,N,PstoichiometrycharacteristicofRunoffwithdifferentagronomicmeasures注: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农艺措施间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


本文编号:3547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47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8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